深耕求真務實的教育匠人
“花有芬芳可襲人,葉有翠色欲流時,根能孕發生命奇跡。”這是丁老師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她教育理念的生動寫照。從教多年,她始終堅守教學一線,將“求真務實”融入每一節課堂:
實踐為舟
在機電專業課程中,她創新采用“小組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們在拆裝機械、調試電路中真實觸摸知識。一次線路故障排查課上,她故意設置“隱蔽故障”,引導學生像偵探般抽絲剝繭。課后學生們笑稱:“丁老師的課像拆盲盒,總有驚喜挑戰。”
協作作槳
她尤為注重培養“現代工匠”的團隊意識。2023年省技能大賽備賽期間,面對學生的競爭壓力與突發狀況,作為專業課教師,她始終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重點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在實踐教學環節,她采取分組任務模式,為每個團隊明確成員分工與崗位責任。正如學生王磊所言:"丁老師讓我們明白,優秀的技工不僅要具備 ' 單打獨斗 ' 的硬本領,更要懂得 ' 團隊協作 ' 的巧功夫。
傳承 薪火相傳的引路者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炬。”丁老師尤其擅長讓優秀畢業生成為“第二課堂”的火種:
經驗接力優秀畢業生往往深諳高效學習之道,無論是科學的預習復習方法,還是系統化的筆記整理與知識點歸納技巧,都值得在校學生深入借鑒。通過汲取這些經驗,學生能夠探索出契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模式,切實提升學習效率。丁老師定期組織特色分享活動,邀請在課程學習、學生干部工作或技能競賽中表現卓越的三年級畢業生走進班級,以“過來人”的視角分享學習心得與成長感悟。這些榜樣不僅傾囊相授高效學習方法,還會結合自身經歷,詳細講解應對考試、參與學科競賽的實戰技巧,從備考策略制定到應試心態調整,全方位助力學弟學妹攻克學業難關。在這一過程中,優秀畢業生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幫助在校學生明晰學業規劃路徑,掌握實用學習方法,提前了解職業發展方向。這種經驗傳承不僅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與目標感,更為校園營造出濃厚的積極向上學習氛圍。
潤心 以愛為名的教育詩篇
自走上三尺講臺,丁老師便深知教師應有兩個心房:一個裝著良心,一個裝著愛心。
嚴愛相濟
學習上,她耐心傳授知識;紀律上,她嚴格要求管理,鼓勵學生點滴進步,善意指出不足。丁老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溫和而堅定,努力做一名“心中有愛,眼里有光”的教師。
靜待花開
天道酬勤,路漫漫其修遠。她將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堅定的信念投身到教育事業,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與管理能力,為學生的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育者的幸福,在于看到學生眼里的光從閃爍到明亮。丁老師始終保持著清晨第一個到實訓室開燈的習慣。她說,這盞燈不僅是照明,更是告訴孩子們:有人一直在起點等你奔跑。 在這個崇尚“快”的時代,她選擇做一名“慢教育”的踐行者——用三年備一堂精品課,用五年磨一套教學法,用十年樹一批棟梁材。正如校園里那棵她與學生一起栽種的丁香,年年歲歲,靜吐芳華。
撰稿 | 王曉琳(教務處)
編輯 | 王淑萍
初審 | 王 潔
復審 | 王淑萍
終審 | 楊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