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競渡、風箏翔空、龍獅齊舞、吟誦古典詩文……端午節的東方綠舟上演了一場中國傳統的“大戲”,以“龍文化·正青春”為主題的第二屆上海市學生龍文化全能賽正在這里舉行。來自全市160多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演繹“水龍”騰浦江、“天龍”翔九天、“地龍”舞青春、新聲頌古韻的盛景,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
17個區縣160多所學校齊參與
據了解,第二屆上海市學生龍文化全能賽共設龍舟、風箏、舞龍和龍文化主題吟誦賽四項賽事。來自上海市17個區縣160多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將在端午佳節進行大、中、小學組的龍舟、風箏、舞龍三個大項7個小項共46場比賽,而龍文化主題吟誦賽總決賽也將于金秋10月舉行。
“水龍”騰浦江、“天龍”翔九天、“地龍”舞青春、新聲頌古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將在“龍文化全能賽”上淋漓展示。據介紹,“三龍”聚首的首創,被賦予靈氣的“三龍”穿越時空,淋漓盡致地展現千年歷史積淀下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活力演繹,讓時間見證青春的決心和力量,感染了現場的師生們。
主辦方表示,龍文化全能賽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模式,搭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現平臺,把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入活動的各個層面,增強“龍文化”對參與者的感染力,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將為上海市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活動模式和實際的操作經驗。
“龍文化”在校園里延展
據介紹,至去年以來,學生龍文化全能賽活動共培訓了75名龍舟教練和74名學生舵手,有效地提升了優秀傳統文化師資和后備力量的培訓和建設。第二屆上海市學生龍文化全能賽在吸取首屆賽事寶貴經驗的基礎上,更致力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主辦單位積極組織上海非遺項目進校園。比如,奉賢滾燈是上海的特色非遺項目,胡橋學校將其作為校本課程,融入一至九年級的多門學科,讓學生在學習體驗中不斷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在本屆賽事中,胡橋學校將滾燈搬上了舞臺,學生成為表演的主角,受到了觀眾們額陣陣喝彩。
此外,組委會組織了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市風箏協會與其他專家編寫了七萬多字的龍文化培訓教材和四萬多字的技藝培訓教材,闡述了中華龍文化的源流、演變及其精神內核,完善教材體系,實現“三龍”比賽文化教材與技藝教材的雙普及。
“小老外”愛上中國傳統文化
記者了解到,龍文化的魅力不但在上海學生圈里持續升溫,同時也不斷吸引著外國學生的關注。現場參與龍獅比賽的Khayra來自美國,現正在黃浦區七色花小學就讀三年級。他留著一頭蓬松而個性的頭發,對中國傳統龍獅表演卻情有獨鐘。“這次的龍獅賽是我自愿報名參加的,中國的文化非常有趣。”Khayra說。
據七色花小學的老師陳詠介紹,該校的龍獅隊頗具“國際化”風范,俄羅斯、法國、德國、巴西、委內瑞拉、日本、加拿大和美國等國籍的“小老外”也熱衷參與其中。
加拿大籍的家長吳慧敏告訴記者,她的兒子參與的是舞獅表演,她本身是瑜伽教練,也非常鼓勵兒子參加這樣的活動。“舞龍舞獅是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氣神的運動,不僅能夠增強身體素質,而且有利于提升心靈的氣場,我會繼續支持兒子參加這項運動。”
據了解,從賽事體驗到志愿服務,都留下了外國學生的身影。傳統文化沒有國界,更多的外國青少年在“龍文化”活動中了解、學習并喜愛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文明的多元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市教委副主任王平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軟實力,為中華民族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只有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才能造就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文化力量。“端午節里有這樣一場豐富的傳統文化饕餮盛宴,非常令人欣喜、驚嘆,‘龍文化’活動的值得深入推進,持續發展。”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上海 文化 學生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