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進殘疾人就業與服務,我市殘聯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初步了解我市殘疾人就業現狀、存在的問題,現就如何進一步做好我市殘疾人就業和服務工作提出一些認識和建議。
一、我市殘疾人就業現狀
鷹潭市總人口120萬,依據江西省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辦公室第二號公告的殘疾人主要數據測算共有各類殘疾人7.25萬人,占總人口的6.39%。我市就業年齡段殘疾人數為2.82萬人,占我市殘疾人總數的38.98%。截止目前,我市辦證殘疾人數為23848人,到2015年5月,就業年齡段的持證殘疾人數為13543人,殘疾人就業人數為8462人,就業率為持證就業年齡段殘疾人數的62%,占依據江西省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的殘疾人數的11.67%,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穩步推進。目前,全市按照推薦安置殘疾人就業為主,收取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為輔的原則,穩步推進殘疾人按比例就業。據統計,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市共征收殘保金829.7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317.5萬元,增長62%;125家市級機關、團體、事業單位中有46個單位安置了63名殘疾人就業,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二)福利企業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卓有成效。據市民政局提供的數據,我市現有福利企業57家,共安置殘疾人職工2668人。殘疾人職工均與用工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并參加了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險,實行了最低工資制,上不封頂,下有保底。
(三)購買公益性崗位,聘用殘疾人專委。2015年,市政府通過購買公益性崗位安置了90名殘疾人,崗位補貼標準是500元/人月,選聘農家書屋管理員339名,崗位補貼是300元/人月。同時計劃在81個未安置公益性崗位社區和未聘用農家書屋殘疾人管理員的村選聘殘疾人專職委員。
(四)打造殘疾人扶貧示范基地,促進殘疾人就業。針對農村殘疾人特點和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發展“基地加農戶”組織貧困殘疾人從事依托當地資源優勢,有市場前景,適合殘疾人特點的農產品生產、加工,為他們提供服務,帶動殘疾人脫貧。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50個(次)扶貧基地,其中省級14個(次),市級26個(次),縣級10個(次)。直接安置殘疾人123人(次),帶動輻射123戶(次)殘疾人家庭脫貧致富,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在康復扶貧貸款貼息項目方面,結合當前小額信貸工作新的形勢,切實解決貧困殘疾家庭貸款難問題;充分發揮信貸扶貧資金的作用,使有創業基礎的殘疾戶真正得到有效扶持。目前我市逐年投入殘疾人康復扶貧貸款計劃100萬元、貼息資金6萬元。切實有效地為這些有創業基礎和創業愿望的殘疾人解決了生產資金短缺問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效明顯。
(五)發揮一技之長,促進盲人按摩業發展。盲人作為殘疾人中最困難的群體,就業難的問題更加突出。但盲人沒有視覺干擾,注意力集中,記憶力強,這些特點使其特別適宜從事按摩工作。經過各級殘聯干部的共同努力,全市共有200多名盲人參加了各級殘聯舉辦的盲人保健按摩技術培訓班,并全部走上就業崗位。他們中絕大多數到沿海地區就業,年收入比較可觀。對部分返鄉創業的盲人,我市各級殘聯主動為他們協調解決場地租賃、用電用水等困難,協調工商部門準許盲人先營業、后辦證,免交工商費用、稅收等。目前全市盲人按摩機構已達26家,從業盲人53名,為盲人實現就業開辟了一條新路。
(六)舉辦專場招聘會,搭建殘疾人就業平臺。每年的春季和秋季,組織和協調企事業單位提供一些合適的崗位,為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或殘疾大中專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2013年,市殘聯、市就業局聯合舉辦鷹潭市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組織100家用人單位進場招聘,有56名殘疾人當場與用人單位達成了就業意向。
(七)大力開展殘疾人技能培訓,促進殘疾人自主創業。我市重視鼓勵和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通過提供政策優惠、搭建創業平臺、開展技能培訓等多種措施,幫助殘疾人就業。2014年市殘聯支持愛心人士創辦了“鷹潭殘疾人菁鷹藝雕技術學校”,專門培養聾啞人和下肢殘人學習黃臘石雕刻。已培訓3期,共有20余名學員。高新區輝煌蔬菜專業合作社,作為全省殘疾人種植示范基地,也是我市農村殘疾人種植培訓基地,為我市培訓了相當一部分農村實用技術人才。
(八)積極探索殘疾人就業新途徑。我市以社區或民營診所為依托,提供場所和技術,由殘聯購買有技能的殘疾人提供服務,為截癱、偏癱等患者提供出院后就近就便的免費推拿、健身等服務。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就業服務 殘疾人 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高鐵 蘭州軌道| 大專學校 公辦學校 甘肅地鐵 蘭州高鐵 蘭州地鐵2015年招生簡章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中鐵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