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職業教育體系內部銜接的試點蓬勃發展,出現了中高職3+3分段培養、中本3+4分段培養、高職本科3+2分段培養、高職本科聯合培養、中高職貫通、中本貫通、專本貫通等各種模式。在東部某省會城市,4年時間,試點院校和試點專業分別由7所院校、4個專業發展到現今的56所院校、47個專業,招生計劃也由480名擴展到5500名,該省的試點項目在兩年時間內也由71個發展到422個。
銜接需地方和國家統籌設計
反思職業教育現有的銜接模式,筆者以為構建現代職教體系的根本不在于形式,而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層次定位和課程體系的銜接,包括專業設置、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之間的銜接。這種銜接不應由試點學校自行來完成,而應上升到國家層面至少是地方政府層面,由教育行政部門牽頭組織各有關方面來共同完成。具體的做法可以是:
首先,由教育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組織等,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規模和層次,統一規劃中職、高職、應用本科、專業學位等層次上的專業布局,形成與各行業產業鏈相對接的專業布局結構。這是現代職教體系內部有機銜接的基礎。
其次,教育行政部門要抽調各級職業院校同一類專業的專業帶頭人或負責人,會同行業、企業專家,根據行業中各層次的人才規格要求,明確中職、高職、應用本科、專業學位各自對應的技術等級和標準,準確描述與界定各層次的培養目標與任務。這是職教體系內銜接的必要前提和邏輯起點。
再其次,以培養目標為依據,制定統一的適用于本地區同一專業的專業教學標準,設置課程,篩選和組織教學內容,做到同一專業或同一類專業的各級職業教育之間的教學要求和內容層次分明、互為銜接、自成體系。全國范圍內通用的公共基礎課可以由教育部職教司組織專家統一制定;專業課程則可以以區域為單位制定。當專業結構、培養目標、教學標準、課程和教學內容的頂層設計完成后,各級職業院校所要做的就是按照標準實施教學。
最后,要實行專業歸類對口招生報考制度。對職教體系內的銜接來說,對口招生無疑是銜接的紐帶和橋梁。需要改革現有的高職(含應用本科)招生考試制度,制定高職(含應用本科)生源應以對口招收中(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為主的政策和相關措施,保證各層次專業教學標準的真正有效實施,推動職教自身體系的形成。
總之,同一專業或同一類專業,只要做到中職、高職、應用本科、專業學位之間培養目標層次分明、互為銜接,課程及教學內容也就自然而然地銜接起來了,一個常態化的體系也就形成了,學生的學業選擇和成長路徑也將更加多樣。只有職業教育自身形成上下銜接的體系,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縱向兩軌并行、橫向互相溝通的教育體制才能得以實現,職業教育社會地位也將得以提升。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