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作業沒了,能讓家長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張先生(夫妻倆均在高校任教,女兒在西城區某小學上四年級):孩子新學期最大的變化,是課時延長了五分鐘,有一個跨學科實踐課,要上70分鐘,比如給孩子講中國傳統文化。
作業方面現在評價有點早,因為第一周作業一般都不會太多。
上學期孩子回家后至少要做兩個小時作業,長的話要三個小時。語文要背課文,每天都要默寫,寫數學練習冊也要花挺長時間。遇到周末要寫作文,周五當天寫不了,第二天周六再抽半天來寫。
而且他們兩周一考試,一個單元考兩個卷子,改錯題要重復很多次,比如數學題4+5=9做錯了,不光要補這道題,還要補一遍9-4=5,雖然說是要打基礎,但有些東西重復太多次感覺意義不大。
因為作業多,今年上半年她的課外班基本都不上了,需要加強的地方我就單獨給她買練習冊,鞏固一下。
這一周確實作業少了,時間最長的就是科學作業, 因為要查資料,擴散開了給孩子講。比如讓孩子說出三個蔬菜水果的原產地和保鮮方法,表面上很簡單,實際上要大人上網查資料給孩子講。
感覺現在還是有點兩難:一方面導向是要提高綜合素質,但是另一方面傳統應試教育的考核方式還在,負擔都重。既然現在課時延長了,那就希望學校的教學能都在學校完成,不要留家庭作業;回家之后就是簡單的預習復習,剩下的時間交給家長來安排孩子綜合素質的拓展。
現在很多家長都類似我這樣,會給孩子做額外的輔導、加課、報課外班等等,學校再留作業的話,孩子負擔就會很重。
作業沒了,正好有時間讓孩子培養興趣
羅先生(女兒在海淀實驗小學上三年級):二年級的時候,孩子回來還得花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來寫作業。到了這學期,作業基本上在課堂上就能完成了。現在她在家里基本上就是看看課外書,有時也會練練古箏。
有些時候其實家長比孩子更著急,怕孩子學得少,會比別人落后,于是想方設法在家里給孩子派任務,但我覺得不用搞得這么緊張。學校里教的和練的東西對于孩子已經夠用了,回家之后孩子完全可以做一些別的事情。
很多家長讓孩子學奧數,同時又有很多人在批評奧數這種類型的訓練太苛刻。在我看來,奧數并沒有錯,但錯就錯在很多家長把孩子當成了學奧數的料。有些孩子就是對數學和思維練習感興趣,那他們就適合去學奧數。但更多的孩子可能并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也并不喜歡去學這些東西,這時候家長再強逼著孩子去上奧數課,只會給孩子帶來挫折感,那就得不償失了。
現在孩子每周有兩節的綜合實踐課,由于是開學第一周,這門課還沒有正式開始上,但孩子對于這樣的課還是挺期待的。我女兒非常喜歡美術、科學這樣的課程,不是完全學書本,孩子能看一些視頻,也有一些動手的環節,像畫個畫兒、做做小實驗什么的,都比較符合孩子的興趣。我覺得在原來課程的基礎上增加這種實踐課挺好的,如果它在形式和內容上比較新穎,我的孩子也會樂意去學。
糾結
三年級還沒二年級學得累,暫時看不出好壞
張女士(女兒在東城區東交民巷小學上三年級):以前語文老師要求孩子在家要抄生字,現在不用了,在課堂上挑一些比較難的寫幾遍就可以了。我看她現在放學這么“輕閑”,有點糾結。
一方面我們希望孩子壓力小一點,但另一方面又覺得還是應該學點什么。而且按理說年級越高課業任務應該越重,可現在三年級感覺還沒有二年級學得累,感覺還真有點不習慣。
以前老師們還得花心思布置作業,現在在課堂上帶著練一練就行了。這不光是給孩子“減負”,還是給老師“減負”。
剛開學的時候,學校給部分家長組成的家委會開過一次會,不過主要說的是收費方面的事情,在課程改動上并沒有太提及。目前我們能感受到孩子作業確實減少了,另外在課程設置上好像也有一點變化,但新增的課程上什么內容、用什么形式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現在孩子還沒考過試,也不知道孩子不寫作業會不會拉低成績。我覺得家長和孩子能做的還是去適應,像我前幾天還給孩子買了一些課外書,如果作業少了,讓她多讀讀書也是好的。另外我也給孩子報了英語的課外班,也不求她能多學什么東西,還是希望她能保持一個平時學習的狀態,總不能在家一筆都不動吧。
疑問
光減作業,將來的選拔機制不對接也不行
祝女士(孩子在西城實驗二小讀五年級):現在孩子作業真的太少了,學校說只在每周三留一次筆頭的,剩下的時間什么作業都沒有。五六年級正是孩子在學習上要勁的時候,學校的作業量這樣一減,很多壓力就會轉移到家長身上。孩子的學習是不能不抓的,不能說學校不管了我們家長也不管。
我也是詢問了多方意見,給孩子制定了一個課外學習計劃:首先是做練習冊。“伴你成長”、“學探診”、“黃岡練習冊”,不管老師是否要求,我也會讓孩子去做。除了練習冊,我也會給孩子找一些數學題,還會讓她每天背單詞,準備12月份的PET(全國英語等級考試)考試。
輔導班是每周英語有兩次課、數學有一次,每次課大概三個小時。沒辦法,學校抓學習抓得少,孩子就會閑下來。可到了這個時候,閑一天就會落后一天。報這些班我也知道孩子會很累,但只有這樣做我們家長心里才會踏實一點。
學校放手了,卻火了課外班,我覺得這種現象關鍵還是因為選拔機制不對接。學校現在單純地減作業,增加課程的多樣性,無非是想讓學生多方面發展。可是到最后小升初推優的時候,還是要通過平時的考試成績來說話。等到了初中,孩子還要面臨分班考試,再往后還有中考和高考。如果說家長不督促著孩子現在多學一點,以后怎么去適應初中那種更高強度的學習節奏呢?
從目前來看,我寧肯讓孩子現在累一點,也比將來在學習上跟不上強。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課表 北京 強力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