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舞臺上活潑可愛的90后魔術冠軍,臺下卻是一個靦腆羞澀的大男孩。如果沒有魔術,沉默寡言的都杞文或許依舊淹沒在人群中。
還記得在去年的國際魔術大會舞臺組比賽現場,都杞文手拿兩根指揮棒,在俏皮活潑的音樂中,夸張的肢體語言,時而驚喜,時而尷尬,俏皮滑稽的表情令這張娃娃臉增色不少。如今,在剛剛結束的2015年世界大學生魔術交流大會上,他更是從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20位青年魔術師佼佼者中脫穎而出,奪得“金長城杯”世界大學生魔術爭霸賽近景組的冠軍。
舞臺上和生活中的他有點不一樣。他自稱有“社交恐懼癥”。朋友這樣評價:“他很靦腆,基本不愛說話。可是一上了舞臺,玩起魔術來,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魔術的魔力讓我改變。表演魔術的時候,我會很自信很快樂。下了舞臺,我更趨向于安靜。”他坐在沙發上,不說話的時候,會微微低下頭,輕咬嘴唇。
這名“靦腆”的魔術冠軍,出生于1991年,從小學6年級開始,他就感受到了“魔術的神奇”。那時,魔術風潮席卷韓國校園,都杞炆成了愛好大軍中的一員,開始自己摸索。
多年過去,都杞文在道具和手法上,都有了自己的風格。他帶著魔術走南闖北。2010年,他憑借可愛俏皮的《神奇的指揮家》一舉奪得2010年AMA舞臺魔術比賽冠軍和2011年日本鳥取市亞洲魔術聯盟大會冠軍。他還是集樂天國際魔術節亞歷山大特別獎,RIC特別獎,美國IBM特別獎和美國魔術城堡特別獎等多獎于一身的90后的青年魔術師。
魔術之路對他并非一帆風順,也有過失敗。2012年,他前往英國參加國際魔術聯盟比賽,遺憾落選。去年,他在昌平參加中國北京國際魔術大會,也遺憾未能拔得頭籌。
“魔術里,沒有失敗,一次次的嘗試,只會收獲更多。”都杞文坐在安靜的角落,低著頭,把手放在腿上,像犯錯的小孩一般。提到今年獲獎的魔術,他搓了搓手,羞澀的答道:“這個魔術對于我來說,其實是個大包袱、大挑戰。”
他決定創新,突破自我。近景魔術表演離不開與觀眾的互動。生性內向的他必須克服困難,與觀眾互動。
為此,他將自己關在房間里,對著鏡子努力練習,自己跟自己說話,一遍又一遍,甚至幾天都不出門。之后,他慢慢敢找來他的朋友,變魔術給他們看,看他們的反應。有時候,一個反應不熱烈,都杞文就會一遍一遍改。開口說話不再成為障礙,都杞文突破了自己。他還“跳出了舞臺音樂的巧勁”。
終于在今年,這名韓國東亞人才大學的學生捧回了金獎杯。除了獎杯,他還收獲了外向的自己,讓他的人生“多了一種可能”。
音樂聲漸漸安靜,燈光逐漸黯淡,帷幕落下的同時,都杞文鞠躬謝幕。魔術表演結束了,他默默換下演出服,套上最愛的白襯衫。走出化妝間,他又恢復到了安靜的神態,匯入熱鬧的人群。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