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感謝所謂的感恩教育帶來心靈風暴的同時,也一定要剔除其糟粕。就目前許多感恩教育而言,存在功利化、庸俗化、虛假化等問題。
學校聘請“感恩教育專家”前來施放“催淚彈”,演講者講得酣暢淋漓,學生聽得熱情澎湃,配上感人的音樂,師生和家長都忍不住飆淚。不僅只有聽講,還有行為表演,或讓學生高呼愛父母、愛教師,或讓學生當場向父母、向老師下跪。每每動情處,滿座皆掩泣。當家長看到孩子的這一幕時,會有一種錯覺:學校的感恩教育多成功啊!
其實,現在許多學校的感恩教育,動不動就讓數百上千的學生集體給父母洗腳,或讓學生集體向父母或老師說對不起,即使家長對孩子有多不好,即使教師曾對學生的“不聽話”行為進行過辱罵甚至實施過體罰。當好事成為一種形式上的教育,當所有的孩子都處于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狀態,去做一些可能內心并不愿意做的事情時,我們就真的需要思考這種感恩教育的問題了。
其實,無論父母恩還是教師恩,都需銘記在心,以待日后回報。感恩教育從孩子抓起,確實很有必要,可是如果搞成一種道德綁架式的作秀,一種形式意義上的教育,這不僅不利于讓學生真正懂得感恩,反而可能會讓學生對學校的這種組織形式產生怨言。
我認為,想做好感恩教育,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別搞花架子,感恩教育,說得再多,不如做得更細。多換位思考,多念及別人的幫助,感恩之心自然發芽,感恩之行自然不遠。人的感恩心態,應該伴隨人的一生,而人的一生,顯然不能天天靠表演度過。那么,具體該怎么做?譬如,讓孩子記住父母的生日,并在當天向父母說一聲生日快樂,這就是感恩;又如,孩子自己的生日,在邀請同學一起慶祝的時候,要同時記得感恩父母給予自己生命,感恩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感恩的行為如呼吸,不動聲色,細若纖毫,卻伴隨一生。
二是教師、家長攜手給孩子創造一個感恩教育的范例和環境,潛移默化最關鍵。教師、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極其深遠,而不應向孩子天天說教。教師要向學生傳達感恩的理念,自己首先要成為一個知恩感恩的人,用行動引領教育。在教學中,多利用社會上的正能量豐富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讓感恩教育常態化。家庭是感恩教育最好的場所,生活中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是家長教育孩子懂得感恩的良好素材。點點滴滴,家長都應該起到模范作用。孝親敬長盡好為人子孫的本分,是感恩;互幫互助說聲謝謝,體恤別人的付出,也是感恩。有句俗話說得好,一輩做給一輩看,一輩一輩不失傳。
三是感恩教育與其進行煽情式作秀表演,不如與傳統經典教育結合起來。近年來,許多學校開展了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這些傳統經典,其實是感恩教育的范本。讀傳統經典,讓孩子懂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自然有助于激發感恩之情。當然,學習經典還要注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總之,感恩教育別搞得太煽情,別玩虛假程序式的東西,不如多來點實在的、能入腦入心的東西。
相關熱詞搜索:花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