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貧需要各方努力,企業捐助是有效途徑之一。校園公益本是向師生傳播正能量、培養愛心的好機會,然而校方的做法讓愛心打了折。對此,僅以“人情、禮節”為名搪塞顯然說不過去。一句“學校沒有經費”,就冠冕堂皇地從貧困生的愛心款里“刮油”,“份子錢”想收就收,更是于情于理無據。
“教人治人,宜皆以正直為先”。教育工作者應該時時繃緊“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根弦。感恩本是人之常情,但感謝的方式應該有所選擇,亂收費、違規吃請行不通。反“四風”需要向這樣的行為說不,在校園與社會、公益與利益的邊界地帶筑牢防線。
6000元的愛心款被吃回扣,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公益捐助領域的大問題。近年來,一些地方公益捐助善款使用不透明,甚至巧立名目、弄虛作假、層層克扣、雁過拔毛,這些都與監管不力和制度漏洞有關。各地應盡快建立完善的監督制約機制,確保每一筆愛心錢都能真正發揮效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