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王瑞和媽媽在課堂上聽課。
6歲的王瑞如愿上學了!他的“同桌”不是別人,而是他的媽媽陳天群。因為他是地中海貧血重癥患兒,每天需要用10多個小時的時間注射治療,身體非常虛弱,需要媽媽貼身照顧,他也因此每天只能上兩節課。
來自四川的王瑞和媽媽租住在廣西柳州市柳南區柳太社區的一個小平房里,父親遠赴外地打工。王瑞剛出生就被查出身患地中海貧血。從此,針管就一直“陪伴”著他度過童年時光。他每天有10多個小時在注射治療,吃飯、玩游戲、出門,甚至是睡覺,他都要背著他“討厭”的便攜式微型注射泵。幾年來,媽媽只送他去過一天的幼兒園。王瑞說,他非常渴望上幼兒園,在那里可以讀書、識字、畫畫,還可以玩游戲;有老師,還有好多的小伙伴。那里是兒童成長的樂園,但媽媽卻因王瑞終日要與針管做伴而不得不把他接回家。隨著入學年齡的臨近,王瑞上學的愿望愈發強烈,常常在屋里屋外上演著這樣一幕:“媽媽,我去上學了。”王瑞背著書包出門,不一會兒,他又推門進來,樂呵呵地說:“媽媽,我放學回來了。”這是王瑞在跟媽媽玩“上學”游戲。他每次玩這個游戲都十分快樂,可媽媽陳天群心中卻充滿了酸楚。她心里明白,以王瑞這樣的身體條件,根本無法上學,即便是王瑞能忍受身體的虛弱每天堅持上學,但會有學校愿意接納王瑞嗎?
為了讓兒子的游戲有一天能變為現實,陳天群和丈夫聯系了多家學校都未能如愿。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廣西柳州市柳南區柳太社區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王瑞終于圓夢了:9月1日,柳州市柳太路小學為這個一出世就被病痛折磨,但頑強樂觀執著的兒童敞開了懷抱。
柳太路小學特設了課桌椅讓王瑞母子同桌,以方便陳天群隨時照顧王瑞。盡管王瑞每天只能堅持上兩節課,學校的很多活動都無法參加,但王瑞已經覺得很滿足很快樂了。
6年多來,為了照顧兒子,陳天群無法外出工作,只能靠丈夫在工地打工掙到的微薄工資糊口。她專門跟護士學了注射扎針,以便自己每天在家為兒子注射治療減輕家里的重擔。且為了給兒子治病,他們一家債臺高筑,20多萬元的治療費,對于一個外來務工家庭來說是多么沉重的負擔!
2010年6月,柳太社區為王瑞辦理了城鎮醫療保險,減輕了王瑞一家的醫療負擔。前不久,社區又為王瑞申請了醫療救助,讓他得以到醫院輸血治療。同時,一些社會各界的熱心人士也給王瑞捐了款。
目前,王瑞的病情仍在不斷加重,心臟和脾臟受到了影響。醫生說,如果不及時進行更加有效的治療,王瑞將只能切除脾臟以保性命,但那又是一筆昂貴的費用。看著兒子在課堂上快樂求知的神情,陳天群充滿了憂慮,對于未來,她不敢去想,她不知道兒子還能堅持多久,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到兒子讀中學、讀大學……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