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知有多少遠方的游子踏上歸途,不知有多少白發的父母倚門遠眺,不知有多少團聚的家庭圍爐夜話,不知有多少重逢的朋友暢敘別情。天倫之樂、鄉土之情與家國情懷是春節數千年來的主題,內含著歷代先賢的諄諄教導,凝結著中華兒女的眷眷深情,展現出了中華民族堅忍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
中國改革大業的推進,依靠的正是這種凝聚力。過去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攻堅克難、強基固本,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我國經濟增長繼續居于世界前列,各項改革全面發力、持續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風勁弓鳴,“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社會生產力的解放、社會創造力的激活,賦予更多人追求出彩人生的機會;國家大業邁上新臺階,也讓每個中國家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需要這種向心力。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這需要我們拿出勠力同心、百折不回的勇氣,按照“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繼續順應和引導經濟新常態,不遺余力地調整經濟結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新的思想和創意競相迸發,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協同解決住房、醫療、社保、教育、食品安全、大氣治理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以更大的定力應對國際國內挑戰,讓中國經濟有行穩致遠的能力,讓每個普通人有揚帆遠航的希望。
跨越了數千年的歷史,春節已經在漫長的時間中獲得了沉甸甸的倫理、文化、民俗內涵。它是一個象征:個人系于家庭,家庭系于鄉土,鄉土系于民族;也是一個提醒:個人的幸福有賴于國家的強大,國家的發展是為了人民的福祉。在這個新舊交替、萬物更始的節日里,每個家庭可以回望歲月,描繪更好的生活藍圖;國家也要盤點舊歲,以改革的姿態闊步前進。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上有諸多挑戰,勢必不會一馬平川,但只要“家國”情懷一直緊緊相系,個人與民族始終血脈相連,中華民族就能經百折而猶向前。
春風送暖啟新程。丙申春節,祝福中國,祝福中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