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步入高鐵時代已有三個月,給青海帶來的不僅是方便群眾出行,在消費、就醫、旅游方面也悄然改變著青海人的觀念。根據西寧站的數據統計,2015年1月1日至3月16日,青海高鐵累計發送旅客151797人次。這個數字背后,不僅是我省鐵路運輸的升級增容,更是我省對外形象的提升。
動車不斷升級市民熱乎勁不減
3月10日,試跑在蘭新高鐵線路上的CRH380A型電力動車組,以其最高營運時速380千米的速度,引起市民的關注和遐想,如果乘坐這種新型高速電力動車組,那是要“起飛”的感覺。
CRH380A型電力動車組是我國自主研發的CRH系列高速動車組,最高營運時速380千米。而隨著我國動車的不斷升級提速,群眾對體驗動車的熱情不減。這不,省城的一些旅行社抓住市民對高鐵的熱乎勁,開設了西寧至嘉峪關、敦煌、新疆的旅游線路,而主題就是“坐著動車去旅游”。
其中,省城康輝旅行社是最早開通高鐵旅游線路的旅行社,康輝旅行社總經理楊成才說:“寒假期間,學生、家長報名參加高鐵旅游團的較多,都是沖著體驗高鐵去的。一個團60個人,發了好幾個團。”如今,從西寧至嘉峪關、新疆,不僅免去了繞道蘭州的麻煩,而且4個小時到嘉峪關、10個小時到新疆,大大縮短了路上的耗時。
此外,不容忽視的是高鐵對省內旅游的影響。4月的民和桃花節、7月的門源油菜花節,對青海人有著不小的吸引力,而40分鐘的高鐵車程,將是很多西寧市民賞花、游玩的首選。
動車讓州縣居民生活更方便了
西寧至門源間高鐵動車的開行,方便了群眾出游。15日下午,準備回門源的馬女士在火車站候車,“今天沒啥事,我們到西寧逛一圈。”同在候車大廳的門源老鄉們七嘴八舌地跟記者聊了起來,“現在我們買東西都到西寧,從門源到西寧就像坐了一趟公交車,四十分鐘就到了。”“現在每個周末都可以回西寧看媳婦孩子了。”
在方便出游的同時,動車還拓寬了群眾的就醫范圍。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節車廂里,至少有十名乘客是到西寧看病或復查的。
對于每周要到西寧的大醫院復查、開藥的喬才來說,高鐵的開通縮短了她與省城大醫院的距離,“我得的是慢性病,每周都需到西寧的醫院復查開藥,以前,坐長途汽車來回一趟就得兩天時間,花費也大。現在乘動車到西寧,就跟坐公交車一樣方便,門源到西寧一天一個來回。”
退休的骨科老專家楊杰山第一次乘坐動車,是為了給一名患者實施手術。“門源縣第二人民醫院收治了一名創傷患者,由于膝蓋粉碎和錯位,對手術的要求比較高,因此縣醫院的醫生找到了我。”楊杰山說,“關節手術要求比較嚴,如果做不好,以后關節就用不了。當地的醫生給我訂好了當天往返的火車票,早上做完手術,下午乘動車就能回西寧。”楊杰山眼里高鐵的便捷,對患者而言是康復的希望。
春運期間高鐵分流旅客作用大
剛剛經歷了2015年春運考驗的高鐵,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單。西寧站站長張強說:“今年春運旅客大幅增加,主要是青海高鐵開通,選擇高鐵出行的旅客增多,高鐵每日發送旅客接近7000人次。”
暫且不說西寧站的旅客發送量,春運期間,我省其他5個高鐵停靠站中,門源站是發送旅客最多的車站,日最高發送量突破2000人。排在第二名的是民和南站,主要是民和至西寧、民和至蘭州的旅客較多。
門源站值班站長李永斌介紹,自蘭新高鐵全線投入運營后,門源站的旅客發送量一直處于持續攀升的趨勢,春節長假期間,旅客平均發送量維持在1300人左右,春節長假最后一天,更是創下門源站開站以來發送客流最高值,一天發送2016人次。
不少線路的長途汽車受冷落
一說起高鐵動車,門源、民和的旅客就會拿長途汽車做比較,尤其是門源的旅客,高鐵開通前出行受制的因素較多,如雪天山上路滑、山體滑坡道路受阻、山路不安全等。高鐵開通后,門源站每天發送旅客的數量在一千人左右,都是原來乘坐長途汽車或自駕車的人群。
青運集團生產運行管理部負責人介紹,高鐵開通后,對蘭州、門源、民和、樂都的客車影響最大,不僅如此,一些還沒通高鐵的線路也受到影響,如西寧到祁連的汽車班線,很多乘客不再乘坐西寧到祁連的長途汽車,而是先乘坐動車到門源,再從門源乘坐到祁連的長途汽車,不僅時間短,價格也合理。
這位負責人說,動車開通后,西寧至蘭州方向的線路縮減了多輛班車,雖然一些地方的班次沒有更改,但是以后肯定會縮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