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匠心,微光成矩 | 張軍儒:匠心筑夢 育人無悔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十八載從教歲月,他在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將教書育人的光榮使命融入自己的生命,踐行在每一堂課、每一件事、每一句話中。他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嚴謹治學、大膽探索,無不展現出他對教育事業始終如一的熱愛與忠誠。在職業教育這片廣袤天地中,他始終堅守教育初心,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學生的未來播撒希望的種子。他不單傳授知識,更密切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為人師表”的崇高理念。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張軍儒老師的世界,感受他的優秀事跡所散發出的溫暖與力量。
個人簡介
張軍儒,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學歷,計算機網絡工程師。他主講的課程豐富多樣,涵蓋職教高考專業課《數據庫—Visual FoxPro6.0》和《計算機網絡技術》,高中《信息技術》,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Python語言程序設計,還有《C語言程序設計》《Dream weaver CS6 網頁設計與制作》以及《AutoCAD2023機械制圖》等課程。其教育感言:“以教師之誠,換學生之心;以教師之德,育學生之信。”
榮譽成果及獎項
參加工作的這些年,他先后收獲了“先進個人”、“優秀教師”、“教學創新獎”、及華山國際教育集團“教育之星”等眾多榮譽稱號。2020年9月,他在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中榮獲技工組專業技能課程組“三等獎”。2024年1月,在“中銀杯”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師生同賽斬獲數字產品檢測與維護賽項"二等獎"。
教學事跡
張軍儒老師投身于職業教育領域,在教育工作中,他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始終牢記“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作為教學的核心任務。
寓教于學,寓學于教
“教學”的本質實則應為“學教”,有“學”才有“教”。應以“學”為中心,讓“教”為“學”服務。陶行知曾說,學生應該是主動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教”方能彰顯成效。他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自己尋找答案,而不是單純地灌輸知識。
榜樣引領,勵志篤行
每一個榜樣都如一種強大的力量、一面鮮明的旗幟、一種崇高的精神、一座不朽的豐碑。2023年3月,他參加了甘肅省職工“中國夢?勞動美——學習二十大,建功新時代”主題閱讀交流活動。在活動中,從2023中國詩詞大會亞軍朱彥軍的身上,他看到了堅持夢想、堅定信念、勤學苦讀、矢志不渝的執著精神。此后,他將這種精神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們熱愛讀書、熱愛詩詞、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全國勞動模范、大國工匠潘從明的先進事跡里,他領略到了工匠精神的獨特魅力。潘從明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對待技藝精益求精,對待同事樂于分享的敬業精神深深影響著他,這讓他帶領學生在職教之路上勇于鉆研、勇于拼搏的勁頭更足,意志更加堅定。他堅信,職業教育的孩子們未來必定更加光明璀璨。在教學過程中,他始終堅持不懈地學習,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持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通過對榜樣的學習,他將榜樣的學習、創新、敬業、團隊等精神,在日常教學中傳遞給學生們,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并學習榜樣精神,培養學生們的優秀品質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關心學生,潛心教學
冰心曾經說:“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學生不可愛。”每個學生都如一本有待仔細閱讀的書籍,都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朵,如果學生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在日常教學中,他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大膽放手發動學生,激發學生自身的表現能力以及對自我價值實現的渴望,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濃厚興趣,努力構建以學生為核心、課堂呈現多樣化的現代教學體系。
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在眾多的教學環節中,不能僅僅傳授學生專業知識,還需注重對學生個人品質、學習能力以及為人處世等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他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公開課以及教學研討會,并且與其他大中專院校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他不斷總結經驗、持續學習、銳意進取,努力為職教事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展望未來,他將一如既往地秉持教育的初心與使命,以更為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步伐,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我們堅信,他會繼續以獨特的風采和卓越的成就,為教育的天空增添更為絢爛的光彩,為社會的未來培養更多的棟梁之才。
心獻杏壇,傳道解惑
用情育人,潤物無聲
一面,宛如園丁,在花圃育花
一面,要讓花朵經風歷雨、抗暑耐寒一言一行潛移默化
只為后來者成為“年輕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