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現代制造業、新興產業不但需要一流的技術,還需要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大批現代“工匠”將先進技術轉化為產品。而這些技術技能人才主要從哪兒來,迫切需要職業院校主動融入區域發展,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下力氣去培養。
然而,目前職業教育面臨著不可否認的現實尷尬。盡管近年來國家從政治待遇到經濟收入等有意對“藍領”給予傾斜,以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可是相對于通過普高考進入大學的畢業生群體來說,由于生源質量、專業培訓質量諸多方面的“先天不足”,大部分職業院校走出來的學生,不是工作特別辛苦,就是收入偏低、上升通道狹窄。于是,孩子和家長除非迫不得已,不會選擇走進職校校門。
因此,要改變家長和社會上對職業教育的刻板印象,讓職業院校擴招的好政策真正發揮效果,必須在職校生的“出路”供給上給政策、架梯子。
首先,確立平等的就業準入門檻。當下,無論是某些地方政府層面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招考,還是一些較大型企業的員工錄用,入門條件大都有“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的字樣,而這個“本科院校”在所謂“二本”“三本”沒有合并之前,“三本”(民本)都被排斥在外,哪兒還有“高職院校”的什么事?要振興職業教育,有必要出臺細化的“頂層設計”,并強調執行力,還職業院校畢業生與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同等學歷地位、同等權利,這樣就會有不少學生和家長,審時度勢甚至首選走中職——高職院校——就業的發展道路。
其次,與就業市場充分對接。無論讀多少年書,無論選擇攻讀什么專業,學生最終都要走出校園就業。而在大多數家長和學生眼中,選擇學校和專業的目標就是好就業、待遇好。倘若我們的高職院校能準確定位,少些功利主義,關注現實需要,妥善處理好職業性與學術性之間的平衡關系,強化“雙師型”師資儲備,瞄準高標準嚴規格的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用人部門對接,致力于精品專業、品牌專業的建設,甚至可以考慮根據學生的需要,提供職業培訓的“點餐式”服務,給學生以高精尖的技能培養,做用人部門的先遣部隊。誠如是,學生一眼能看得見美好的未來與發展,怎會對職業院校敬謝不敏?
第三,打通終身發展的上升通道。過去的職業院校畢業生,標簽或許就是“最基層打工仔”,幾乎沒有上升通道,何談多少“自我實現”?2017年,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學生宋彪參加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以最高分獲得大賽唯一最高獎——阿爾伯特·維達爾獎。回國后受到國務院李克強總理的親切接見。如果國家各部門能提供更多展示的舞臺,給予職業院校的學生多樣化成長成才路徑,實現“就業有優勢、創業有本領、升學有通道、終身發展有基礎”,職業教育行穩致遠絕不是夢。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華山教育集團·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3084738067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