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山市教體局公布了《2018年中山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報》。報告以大量的數據、圖繪,介紹了這一學年度中山中職教育發展情況。有媒體指出,2018年度中職教育與企業的深度融合仍在繼續,訂單培養學生同比增六成以上。隨著中職生上升渠道的增加,有四成以上的學生得以繼續升學。
職業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教育。相比高職教育,中職教育的生源壓力沒有那么大。以廣東為例,2018年全省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穩定在95%以上,普通高中與職中比例大體相當,普通高中招生53.8萬人、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招生51.7萬人以上。也就是說,約有一半的初中畢業生會選擇中職教育。但是,中職教育的教學質量如何,能不能讓學生在繼續教育中打磨技能素養,則是中職教育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課題。
在這方面,中山市中職學校主動適應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求,重點建設面向本地重點產業、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業,走開“訂單培養”路子。在專業設置中,重點瞄準第三產業,專業數達70%;在專業教學中,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如學校和企業共育學生,校企合作開發課程、校企合作編寫教材、企業輸送兼職老師,職業能力與企業職業崗位標準、職業素養和企業文化雙融,人才培養更有針對性,職業教育更顯活力。
近年來,藍領工資超過白領的報道屢見不鮮,說明職業教育有很大發展空間,中職學校的培養觀念、培養模式也需與時俱進。“訂單培養”就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以滿足職業崗位要求為目標,利用校企合作這一平臺,拓展學生的職業素養,符合職業教育的規律要求,讓學生的職業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時,教育資源也實現了深度融合。作為一種校企合作共育模式,“訂單培養”對接社會需求,進行針對性培養,有利于職業學校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
只有讓職業教育更接地氣,滿足產業優化升級的人才需求,才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青睞職業教育。所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需要企業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前不久,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聯合印發《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為發展職業教育又下了一劑猛藥,企業參與產教融合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把企業打造成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學習工廠”。而“訂單培養”則恰恰是校企人才供需與培養的有效載體。
職業教育的時代已經到來,中職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訂單培養”不僅僅是為了讓中職學生得以繼續升學,更是為了給企業和社會培養更多新一代的優秀“工匠”。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華山教育集團·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3084738067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