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參加了一個優秀教師事跡報告會,幾位優秀教師講述了自己的育人之道,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其教育情懷令人敬佩,教育智慧令人仰慕。
回味和咀嚼幾位優秀教師的教育故事與育人之道,頓生感悟。優秀教師個個具有“乾坤大挪移”的能耐,那些問題學生,只要經過他們的教育,人人都能華麗轉身,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那些后進學生,只要經過他們的輔導,學習成績飆升,竟然成為尖子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有時想想也并非虛言,對那些無可救藥的學生和班級,普通教師回天乏術,優秀教師卻回天有術。
不可否認,優秀教師確實有過人之處,無論是教育情懷,還是教育藝術,普通老師可能無法與他們比肩。優秀教師背后付出的艱辛要比普通教師更多,他們在教學生涯的路上灑滿汗水,有過淚水,也有過不知所措的“短路”,甚至有過因“藥不對癥”而導致的教育失敗。只不過現在苦盡甘來,總結出一套得心應手的教育方法,教育成果顯著。如今再看當時艱難和艱辛的過程,無奈和無助的時刻,都變得有意義有價值,辛苦也不再重提。這也可能會讓聽眾產生錯覺,誤以為教育如同變魔術,育人可以速成。
優秀教師的確充滿教育智慧、懂得教育藝術,具備一定的駕馭能力,能夠使教育變得輕松與容易,但教育的復雜性、艱巨性、長期性,是由教育規律和成長規律決定的,不可忽視。反之,教育就會被簡單化、功利化、速成化,一旦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有的老師就會產生焦慮感,教育學生時“亂抓方、濫配藥”,甚至放棄所謂的問題學生、后進學生。
無論是轉變問題學生、后進學生,還是改變落后班級,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的努力和付出,更需要耐心的等待和鼓勵。一次談話、一次家訪、一次獎勵等,都可能觸動學生的心靈,但很難短時間內使學生華麗轉身,化繭成蝶。這不是教師的教育乏術,而是因為教育具有復雜性、艱巨性、長期性。轉變問題學生、后進學生,改變落后班級,與學生較量,不是短跑,而是長跑,甚至要與他們斗智斗勇。
教育雖然神奇和神秘,但并非魔術,能夠在瞬間發生變化,帶來驚喜。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教育也如此,整個教育過程不會風平浪靜,教育之路不會平坦暢通。學生往往如同毛竹一般,在一定時間內,生長是緩慢的,看不到明顯的變化,這就需要“朽木可雕”的期待,更需要“水滴石穿”的執著,“鐵杵磨針”的毅力和“十年磨一劍”的付出。只有這樣,教育才能夠幫助學生到達彼岸,登上高峰。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