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版“虛假大學警示榜”出爐后,人們不禁要問,全國到底有多少正規普通高校?5月19日,教育部新聞辦官方微博“微言教育”給出了權威答案。(新京報,5月20日)(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野雞大學”的猖狂,一定程度上的原因,或在于存在相應的買方市場。也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當事者也許明知就是一所極不靠譜的“野雞大學”,但是由于需要學歷證明著急,也就匆匆弄個文憑應付交差。話說中國這么大,分布于幾十個省市的高校那么多,除非專業人士誰有那個信心和閑情,去詳細了解一所高校是不是“野雞大學”?(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教育部明文規定對“野雞大學”的學籍文憑不認可,但這不能從根本上斬斷滋生后者屢禁不絕的營養線。這就像國家嚴令禁止使用假幣,但還是有人挺而走險制假售假一樣;除了明確表態對“野雞大學”不予承認,教育部門或還對此廣為科普,首先就要發布權威的“野雞大學”名單以正視聽、而這決不能由“民間版”說了算數。(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教會社會公眾、用人單位,如何簡單便捷地識別“野雞大學”,讓這些“野雞大學”真正成為過街老鼠,才能更有效地端掉一批“雞窩子”,擠壓它們的生存空間。(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打擊“野雞大學”當然不只是教育部門一家人的事情;正如打擊假幣、絕不僅僅是銀行自己的事。“野雞大學”雖然名稱上冠有“大學”二字,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假冒產品,還是直接擾亂了國民高等教育秩序。因此,除了對“野雞大學”的舉辦者課以重責,對其提供場地、建造網站、印制證書等相關環節利益者,或都應因為連帶而付出代價;唯如此,才能在整個社會層面,都提升打擊“野雞大學”的法治警醒和自覺,而不是年年都在打擊,但在“棒打雞飛”之后年年都有死灰復燃。(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另外,對于遭受了“野雞大學”的真正受害者,比如受到坑蒙拐騙、誤入“野雞大學”圈套的學生或家長群體,國家或還應該給予某些鼓勵。一方面是要破除他們心理上的戒備,敢于站出來指認、舉報“野雞大學”;另一方面,國家要從法理賠償、人文關懷等角度,對積極配合打擊“野雞大學”的受害者,給予幫助脫離困境。(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不能簡單粗暴的一個“不予承認”,就把這個群體活生生地推到了矛盾雙方隊列的對立面;相反,厘清權益訴求的受害群體,或可構成鏟除“野雞大學”的有機組成力量,不僅將“野雞大學”打掉雞毛打出原形,還將整個利益鏈條連根拔除、雞仔雞窩“一鍋端”。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