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獨立學院僅三成與母校脫鉤
昨日,
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正式揭牌,更名為武漢設計工程學院。這意味著我省又一獨立學院與母校脫鉤。
記者了解到,今年教育部同期公布的另3所高校——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均擬定陸續正式更名。屆時,我省將總共有11所獨立學院與母校脫鉤。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獨立學院應在2013年全部與母校脫鉤。截至目前,我省僅三成獨立學院真正實現“獨立”,多數院校依舊選擇“按兵不動”。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
西校區)
教育部限期:
所有獨立學院2013年與母校脫鉤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前身為湖北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2006年4月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成為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湖北省首批獨立學院。該校負責人昨日說,學校更名意味著與母體高校華中農業大學脫離,成為一所民辦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該校今年將正式以新名稱招生,目前在校生畢業證書上仍沿用舊校名。未來,該校將更專注于藝術、設計。(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
西校區)
2008年,教育部為規范獨立學院發展,出臺26號令,督促全國獨立學院在條件具備、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在5年內獨立轉設。這意味著獨立學院歷經數年介于公辦與民辦之間的模糊狀態逐步走向終結。截至當年,湖北有獨立學院31所,居全國之首。
早在2011年,武漢的獨立學院就出現第一波“獨立潮”,原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等3所高校率先“斷奶”,獨立辦學。目前,我省已有11所獨立學院轉設為民辦本科院校。(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自身實力不足
我省七成獨立學院脫鉤難
根據教育部26號令,5年改革過渡期后,獨立學院將面臨繼續作為獨立學院存在、轉為民辦高校、撤銷、合并等幾種“出路”。為何有諸多利好,規定期限已過兩年,湖北仍有七成獨立學院“按兵不動”?
“獨立學院轉設,需要滿足嚴格的條件”。據記者了解,今年武漢另一獨立學院也申報轉設,最終未獲批。按照教育部要求,獨立后的院校需滿足土地不少于500畝、師生比例不低于1∶18、人均圖書不少于80冊等若干條件。僅土地面積一項就讓多數獨立學院“望而卻步”。(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別敦榮認為,部分獨立學院不愿失去母體高校的“金字招牌”,是因為自身底氣不足,在師資、專業建設方面都無法獨立參與社會競爭。
“獨立學院初始階段,靠復制母體高校專業,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他說,“脫離母體高校后,‘千人一面’的專業將直接影響其招生。重慶市教委曾調查全國300所獨立學院,發現有75%開設了英語專業,71%開設了計算機專業,62%開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一獨立學院教師向記者表示,脫離母校的獨立學院招收教師也將面臨挑戰。“母體高校最大的支持就是師資力量。獨立學院脫鉤后,教師不享受國家待遇和編制,將削弱獨立學院的吸引力”。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
鏈接>>>
省去高昂管理費
脫鉤院校漸顯優勢
據記者觀察,盡管舍棄了母體高校“金字招牌”所產生的“紅利”,但2011年轉設的獨立學院當年投檔分數線并沒有下降,反而都比往年有所上升,位居全國同類高校前列。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已設立成龍影視傳媒學院,并與韓國韓瑞大學簽約結為姊妹大學。今年9月,李冰冰等著名演員將與學校有更多合作。在這位負責人看來,“斷奶”后,該校將尋求更多可能性。
下月6日,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將更名為湖北商貿學院。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母體高校偏向綜合學術型,該校脫鉤后將在專業設置等方面更偏向應用技術型。
這位負責人說:“獨立學院一般依附于公辦的母體高校,很難享受政策優惠。徹底轉為民辦高校后,獨立學院將被納入政策優惠扶持范圍,辦學更有優勢。”
更讓獨立學院“松口氣”的是,脫鉤后可省去高昂的管理費。業內人士透露,國內獨立學院一般每年向上交納占其學費收入20%—60%的管理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武漢獨立學院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每年上交的管理費以千萬元計。
湖北11所脫鉤獨立學院
武漢大學東湖分校更名為武漢東湖學院
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更名為武漢長江工商學院
華中師范大學漢口分校更名為漢口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更名為武昌理工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更名為武漢工程科技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更名為文華學院
武漢工業學院工商學院更名為武昌工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更名為武漢設計工程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更名為武昌首義學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更名為武漢財經科技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更名為湖北商貿學院
(甘肅軌道交通運輸技工學校西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