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站臺票是人們進入車站站臺迎送親友的通行證。自去年3月27日起,鐵路站臺票在全國各個客運站陸續停售,沿用了100多年的站臺票至此“光榮退休”,淡出人們的視野。然而,站臺票因其兼具藝術觀賞性與時代背景內涵,一直為藏家所愛。在唐山,就有這樣一位熱衷收藏站臺票的市民,從1999年至今已收藏全國各地站臺票一千多枚。
昨天,記者在唐山市民信寶忠的家里看到了這些被整齊收集在冊子里的站臺票,彩色票面印制精美,每張票面上不僅印有線路站名、鐵路路徽和所屬鐵路局的簡稱,同時還印有當地的名勝古跡及地理標志。青藏鐵路開通、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京津城際鐵路開通……每一套紀念站臺票都記錄著鐵路史上不同時期的大事件。其中一套包含震后新唐山站在內的紀念套票和一套反映唐山城市美景的12枚紀念站臺票,是令信寶忠最有家鄉自豪感的藏品。在材質上,金箔和銀磚材質的紀念票最為少見,也最為珍貴。此外,廣鐵集團幾張1.5元的站臺票被信寶忠稱為罕見的“孤品”,而由武夷山、威海等地單獨發售的站臺票,也因其打破了由各鐵路局發行站臺票的慣例而被視為“稀有”。
近50年的鐵路職工生涯,讓信寶忠跑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也為他之后收藏鐵路站臺票提供了便利。“每次出門,我都不忘在當地車站購買一張站臺票,如果再能買到一本紀念冊就更是意外收獲。”信寶忠說。除了火車站,一些地方的郵幣市場和博覽會也都是購買站臺票的好去處。從1999年至今,他已收藏了90多本紀念冊、一千多枚鐵路站臺票,覆蓋全國18個路局、100多個火車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