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6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戲將拉開序幕。 高考,一個在中國持續了幾十年、以后還將繼續的“老話題”。 留學,讓高考重新綻放青春活力。 ——編者 一年一度的高考大戲,即將拉開序幕。對于能否既參加高考又準備留學,我們7年前就開始呼吁。然而,任何新鮮事物的出爐,勢必吸引眾多眼球。當我們率先提出“高考留學兩不誤”、“兩手準備”等概念時,很多人雖然寄予了憧憬與希望,但仍然覺得高不可攀。 高考和留學的一場邂逅 “在2008年,咨詢‘高考留學兩不誤’的學生與家長非常多。特別是在4月至7月咨詢的人員中,80%都是來了解‘高考留學兩不誤’的。”東方國際教育交流中心高級總監王芬說。其實,當時夾雜著兩種聲音:一種是高考都考不取還能留學?另一種是能考取國內重點大學還出去留學是不是有點虧? 當然,這兩種聲音產生的原因不難理解,是典型的信息不暢通所致。 因此,盡管當時各種聲音都有,但是經過多方溝通后,很多學生在高考前毅然做出了留學作為輔助手段的選擇,一邊全力備戰高考,一邊由家長協助準備國外名校的申請,等高考分數出來之后再對國內大學和國外名校進行選擇。 有位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咨詢,孩子已經是第二次參加高考??剂?,第一次??歼_到了模擬一本線,第二次模考因為過于焦慮而一落千丈,所以家長急到抓狂。通過解答,家長報著對“高考留學兩不誤”的一知半解和疑慮決定“試試看”。 高考分數出來后,因為孩子沒有任何思想包袱,高考考出了高于一本線三十多分的好成績,更加驚喜的是,孩子拿到了3所英國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家長和孩子最終決定選擇一所英國名校就讀,并放棄了國內高校的錄取。 如此結果,誰都愿意看到,但是由于當時認可中國高考成績的國外高校少之又少,加上媒體宣傳“留學可以不參加高考、高考落榜也一樣可以留學”,讓“高考留學兩不誤”這個概念步入了誤解期。 留學并非代表高考失敗 然而,好的時候有各種美好,被誤解的時候說法出奇地一致:“留學?那是為高考都考不取的學生準備的,迫不得已誰去留學???” 有次,一位拖著孩子前來咨詢的家長,對著孩子大喊“你不留學做什么?你還有出路嗎?高考才那么點分……”當時接待這對母子的澳新部顧問回憶說:“我當時第一句話問的是孩子,問他是不是覺得高考失敗,留學很丟臉?他的回答很肯定,說大家都這么說。后來,我拿出了很多在澳洲留學的中國學生發回來的留學生活照片,充滿青春氣息的留學生活照片瞬間吸引了他。通過我的耐心介紹,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其實很優秀,留學也并不是高考失利后不得已的選擇,反而是另一種精彩人生的開始。” 最后,孩子開心地對自己的母親說:“哪有你們說的那么慘?” 盡管社會對高考和留學有過誤解期,但更多的是希望,正是這份希望讓高考和留學破冰期早日到來。 高考成績日益受國際認可 2010年,是中國互聯網劃時代發展的一年,各種網絡媒介的發展讓信息迅速傳播,徹底打破了“高考留學兩不誤”的誤解,讓大家對高考和留學有了全新的正確認識。 權威信息的快速傳播,加上媒介的正確引導,越來越多的家長將出國留學看作孩子成才深造的重要選項,重視程度與國內高考并重,甚至有所超越。與此同時,國內教育國際化程度持續提高,中國基礎教育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國外不少院校開始將高考成績作為錄取招生的重要參照。 目前為止,澳大利亞八大名校中的7所認可中國高考成績;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波蘭等國把中國高考成績作為錄取標準;雖然美國、英國暫時未認可中國高考成績,但是也有許多將中國高考成績作為輔助并申請到國外名校的成功案例。 當然,一萬個人心目中,有一萬種高考;它讓人欲罷不能,卻又欲說還休;它讓人充滿想象,又最無法想象。對于6日參加高考的學生及其家長而言,也許這不是其第一次聽說留學,但絕對是最觸手可及的一次。(作者系東方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市場部總監 趙亮) 高考成績直升海外大學
無高考成績留學方案(如有高考成績可以作為輔助)
|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選題 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高鐵 蘭州軌道| 大專學校 公辦學校 甘肅地鐵 蘭州高鐵 蘭州地鐵2015年招生簡章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中鐵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