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中,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總是最受關注。新京報記者梳理今年16套高考卷作文題發現,材料作文延續了去年略占多數的傳統,共有15套作文題,命題作文僅1套,出現在北京卷;而根據新浪微博的網絡調查,安徽卷則連續兩年被評為“最奇葩”。
材料作文成主流
今年全國高考卷共16套,學而思高考研究中心教師劉強介紹,今年材料作文題有15套,剩下的1套為命題作文題,就是北京的兩道題目,考生可任選一題。總體來看,仍然是材料作文題占多數。
劉強分析稱,這意味著命題和材料作文已經成為了各卷命題的主流方式,“前幾年有四種作文形式”,包括話題作文、大命題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
而在多年考試實踐中,逐步發現話題作文和大命題作文存在話題效果不好、范圍太寬等問題,反而無從下筆。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好處則在于,對寫作內容的限制控制幅度比較好,“能讓學生有一定導向作用”,劉強說,這兩類題目都不至于太死或者太松。
網友投票安徽卷最奇葩
根據新浪微博的調查,安徽卷的作文題已連續兩年“榮登”網友投票的“最奇葩”榜首。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安徽高考作文題目為“劇本修改誰說了算”,被網友評為脫離生活實際;2015年的作文題目“蝴蝶翅膀的顏色”,則被網友直呼“出題老師別鬧了”,分析稱材料中的內容違背科學規律。
對此,劉強有不同的看法。他分析,其實安徽省的作文題是比較典型的“不給定角度的材料作文”,即需要考生在材料中自選角度來立意。這種題目比較淺層次的角度有“從不同角度看事物,事物呈現出不同面貌”、“普通事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有令人驚喜的變化”等等立意。被評為“奇葩”的原因可能在于,把故事說得太長,大家實在讀不下去。
新課標I卷
一位父親在高速公路開車打電話,旁邊的孩子一再提醒父親不要撥打電話,可是父親不聽勸阻,最終孩子選擇報警。警察前來后對父親進行批評教育,此事引起社會爭議。以此為內容,寫一封800字的信。可選擇給違章當事人、女兒、警察寫。
適用地區: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陜西
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出題者不選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偏在“犄角旮旯難學生”。如果您的孩子因為您開車打電話多次勸阻無效就舉報,您如何對待?此題關鍵點在于,生活中父親開車打電話不少,但不聽勸阻者少、多次勸阻還不聽更少,但即使有此種情況,是否一定要用舉報這種極端方式解決也值得探討。
新課標II卷
當代風采人物評選活動已產生最后三名候選人:大李,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為破解生命科學之謎作出重大貢獻,率領團隊一舉躋身國際學術最前沿。老王,愛崗敬業,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完美藝術,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小劉,酷愛攝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間美景,他的博客贏得網友一片贊嘆:“你帶我們品味大千世界”“你幫我們留住美麗鄉愁”。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
適用地區:青海、西藏、甘肅、貴州、內蒙古、新疆、寧夏、吉林、黑龍江、云南、廣西、遼寧、海南
王旭明:全國卷II很奇葩:某風采人物評選,優中選優,只能三選一。且不說這樣無聊的比賽根本不值得作為素材寫,就是寫,也應當是某項技藝或娛樂性內容。如此三材料選,確有價值觀誤導之嫌,因為三個都很優秀,不存在第一第二。把娛樂化元素放在莊重嚴肅事兒上,不知出題者欲何為?
上海卷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系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
王旭明:引導關注內心堅硬和柔軟的題目,其實是在學校語文教育普遍忽視思辨和缺乏邏輯訓練的當下,讓學生堅持自己不變的追求,堅硬和柔軟表面上看似矛盾,但深入剖析,辨證論之,又是一個新層面的境界。上海卷能連續數年呈現這類題目,實在難能可貴,而此題能得滿分者,也必定是頭腦清醒的學生。
山東卷
絲瓜藤和肉豆的藤須纏在一起,小孩非要拆開,孩子的爸爸說:不要強行改變,要順其自然,長大了一樣能吃。據此材料寫一篇作文。
劉強:山東卷令人印象深刻。小孩和父親兩種不同觀點體現了不同角度,孩子希望了解事物,父親卻簡單粗暴地反對,認為沒有用,這體現出了成人功利色彩和孩童認知之間的矛盾,形象也很有趣,讓學生有的說。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作文題 時間 材料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