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科學培養孩子的羞恥心哦,不要認為羞恥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適當的培養孩子羞恥心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寶寶羞恥心的發展過程和培養的原則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羞恥心的發展過程
3歲左右,孩子就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價,此時做錯事,聽到別人羞他,就會臉紅、低頭不語、逃跑躲藏等表現,這是孩子受“刺激”產生的外部表情動作的羞愧感。5歲左右,孩子能“獨立地”表現出羞恥心了。這時他們不再逃跑和躲藏,而是內心充滿了不愉快,甚至有痛苦的情感體驗,自責、自譴之心開始出現并且逐步得到強化。
家長培養孩子的羞恥心應該怎么做呢?
孩子羞恥心的培養方法
父母要善于觀察、分析兒童羞恥心產生與發展,并因勢利導地進行教育。在孩子做錯了事時,要善于運用他們的羞恥心,去激發他們的歉然、反悔的情緒體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培養和愛護孩子的人格及自尊心。有的孩子做了錯事,要求父母“保密”,家長應理解和保護這種正常而脆弱的羞恥心,切忌挖苦、諷刺、羞辱,甚至體罰,因為那樣會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久而久之,會使他們的羞恥心逐漸淡化和泯滅,或者走向極端:對自己的不良行為習以為常,那就什么羞恥事都會干出來了;或在極度羞辱的情況下,成為膽小自卑、拘謹的人。
培養孩子的羞恥心,家長就要細心觀察孩子的心理狀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