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為教育發展把脈 |
![]() |
|
|
教育質量監測曾發現,每天大約花半個到1個小時完成家庭作業的學生閱讀成績最好。這個結果啟發了浙江省天臺縣教育局局長湯京,他決心變革教育理念,鼓勵孩子們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此后,學生心理素質有了明顯提升,學生也活躍了很多,笑容多了,苦臉少了。”湯京說。 天臺縣的教育實踐只是應用國家義務教育質量試點監測成果的一個縮影。自2007年起,國家開始圍繞數學、語文、科學學習質量和德育與體育狀況開展義務教育質量試點監測。隨著一大批實驗性、示范性的探索嘗試,質量監測對于基礎教育實踐工作的導向作用和影響不斷顯現。 轉變教學模式,了解學生所思所需 天臺縣平橋鎮中心小學教導主任蔡冬芬曾接到過一個家長的電話:女兒不想來學校了。她了解后得知,原來該家長給孩子報了寫字、跳舞、鋼琴3個培訓班,還買了各科輔導用書,沒想到女兒學習反而越來越差。孩子也向蔡冬芬抱怨:“不想去學校,怕學不好!周末就想安安靜靜看看書、練練字,可是都被擠占了。” 孩子的抱怨、媽媽的無奈,印證了各級質量監測分析后得出的結論。質量監測的數據顯示,參加課外輔導班或請家教的學生,學業成績并不比沒有參加輔導班的學生好多少。于是,蔡冬芬用數據幫助家長分析:孩子是因負擔過重而焦慮,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有動力和毅力;在特長培養上不要貪多,要征求孩子的意見,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家長聽后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此這個小女孩再也不說不愿上學了。 蔡冬芬說:“質量監測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所思所需,也為我們如何做好家校溝通搭起了橋梁。” 重慶市永川區紅河小學校已經連續兩次被抽選為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樣本學校。質量監測發現,單純學業優秀的學生,往往活動能力不足,意志力脆弱;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的學生,發展比較全面,身心也較為健康;覺得學習是一種享受的學生,其學業水平較高。 該小學校長蔣明洪說:“根據這一監測結果,我們探索出了‘不斷刺激兒童興奮點、開掘兒童動力源’的‘童心教育’工程,培養孩子的優良習性、情感態度、審美情趣、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以‘樂舞、書畫、體育、生活’藝術才能培養為重點,陶冶了學生的性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促進了學生的特長發展,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
“家有五斗糧,不當孩子王”。一些教師經常抱怨待遇差、工作壓力大,甚至出現職業倦怠,利用業余時間搞“創收”,這些問題讓湯京頗為頭疼。“質量監測結果發現,一部分教師對目前的薪水‘不太滿意’或‘很不滿意’,認為如果重新擇業將不再做教師。”湯京說。
如何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天臺縣教育局開始研究分析,最后決定在全縣開展“三心”行動:第一,專門建設教師公寓用于解決山區教師的住房困難,開展兩年一度的教師體檢。2014年起,在績效工資外設立平均每位教師6000余元的年終考核獎,給山區教師每月300元的交通補貼。第二,實行嚴格的教師年終考核制度和支教制度,晉升中高級職稱的教師必須有1年以上農村學校任教經歷,評上省市教壇新秀或名教師的必須每年到農村學校開展支教活動。第三,設立每年30萬元的優秀教師獎勵基金和每年100萬元的名師名校長基金,全面實施新錄用教師掛職鍛煉制度,健全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孵化機制。
“通過這三項舉措,我們力爭讓教師工作更安心、更用心、更熱心。”湯京說,“近5年來,我縣基本上沒有出現教師外流或轉崗現象。”
擔任語文教師的蔡冬芬認為,監測結果還能成為教師審視自我的明鏡。據她介紹,去年的監測報告反映,學校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雖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學生高層次閱讀認知水平比較薄弱,深度閱讀理解能力有待提升。“我的教學可以更高效嗎?我的學生能夠學得更好嗎?”她不斷進行反思。
“教師講得多,學生自主學習少;隨意提問多,激發學習思維少;死記硬背多,方法指導少;關注優生多,重視后進學生少;重復作業多,針對效能作業少”,這是蔡冬芬反思后的結果。她說:“我下決心改變自己,轉變教學觀念,深入研究課程標準,明確‘教什么’,研究學生,明確‘要什么’。”
“質量監測聽起來好像是教育行政部門的事情,其實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一線教師,今后我會充分利用監測結果,為我的教學服務,為我的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為家長服務。”蔡冬芬說。
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從2007年教育部啟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以來,浙江省天臺縣先后參加了3次國家級監測、2次省級監測、4次市級監測。在質量監測的結果反饋中,湯京發現教育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與學生學業水平密切相關,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質量差距也反映了教育投入的差距。
據了解,天臺縣每年拿出近2000萬元為學校配置各種教輔設備,其中圖書生均配置達到每生50本以上,但監測結果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學校的圖書利用率偏低。
經過深入調查,湯京發現,原來學校圖書室往往建在教學樓或者實驗樓的最高層,不方便學生借閱,個別條件較差的山區學校因圖書室面積不足,有些圖書整包被堆放在圖書室的角落,從未拆封。
于是,湯京要求學校進行整改,把圖書室移到學生最方便借閱的地方,有條件的學校還建立了“開放式書吧”、在班級設置“圖書角”,讓學生時時處處、順手就能讀到經典。對此,他自豪地說:“現在全縣所有中小學生周均借閱圖書兩本以上,年均借閱圖書80本以上。”
此外,湯京還表示:“我們根據監測結果對城鄉和校際差距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診斷,及時調整了教育資源配置方向,以面向農村、面向山區、面向薄弱學校為主,實施‘校校標準化’和義務教育教師輪崗交流,設立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獎。”
“教育質量監測是科學診斷評價教育的重要手段。”湯京說,“如果我們能將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做實、做細、做精,最終能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建成教育現代化作出巨大貢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