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北京市多所學校的授課方式將悄然變化。 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長短課、大小課;四五個教師同上一堂課;綜合實踐課納入課表……9月新學期開學,中小學學生們將會發現課堂發生了悄然變化。
一堂課不再統一為40分鐘,出現了20分鐘、30分鐘的課堂;一堂課也不再是只有一位老師講課,或許能看見兩三位甚至四五位老師同上一堂課的場景。
記者了解到,隨著今年北京市推出一系列教改政策,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在秋季新學年按照修訂后的課程計劃進行教學。
1 大小課長短課拓展課表內容
9月份新學期開學,東城區景泰小學的學生們會發現,今年的課程表明顯與往年不同。周一到周四下午的課程不再只有兩節,每節40分鐘,取而代之的是20分鐘、30分鐘的短課,科目也由過去的兩節增加到三至四節。
今年7月,北京市教委出臺了《北京市實施教育部的課程計劃(修訂)》(以下簡稱課程計劃),將課程自主權下放到學校,鼓勵學校根據學科、課型等積極開展長短課、大小課相結合的課程實驗。
“這學期我們就在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上加大了靈活性。”景泰小學副校長王慧瑾表示,隨著教育改革推進,現在學校自主研發的校本課程科目越來越多,調整課程時間后,學校研發的校本課程可以真正走進課表。
據介紹,從這個學期開始,學校將自主研發的校本課程“快樂英語人人唱”、“經典名篇人人讀”、“精彩故事人人聽”全部納入課表里。
2 跨學科課堂多位教師齊上陣
這個暑假,豐臺區草橋小學正在琢磨新學期增加一堂“大課”,這節課涉及語文、科學等多個科目,上課的老師也由過去的一位變為四五位。
據草橋小學校長林艷玲介紹,新學期學校擬將信息技術、綜合實踐和語文、科學等科目進行整合,采用兩節課連著上的大課時方式,按照需要進行上課。“國家規定的課標是不變的,但在內容上和進度上會根據需要適當調整。”
據了解,今年公布的《課程計劃》明確提出,部分學科拿出10%的學時用于開設學科實踐活動,共計453學時。在內容上可以某一學科內容為主,也可綜合多個學科內容,開設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尤其是加強語言、數學、信息等素養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應用。
“之前我們曾嘗試過這種跨學科的整合,效果不錯,學生在各方面的素質提高都很快,學起來也很快樂。”林艷玲表示。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學期 北京 課堂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