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何進行審核評估
做好本輪審核評估涉及六個方面:指導思想及原則、評估對象及條件、評估范圍及重點、評估組織與管理、評估程序與任務、評估紀律與監督。前三方面關系到評估方案的設計,后三方面關系到評估方案的實施。
(1)指導思想及原則
審核評估的指導思想可概括為:"一堅持二突出三強化"。一個堅持為:堅持首輪評估的20字方針,即: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點建設;二個突出為:突出內涵建設,突出特色發展;三個強化為:強化辦學合理定位,強化教學中心地位,強化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審核評估堅持目標性、主體性、多樣性、發展性和實證性等五項基本原則。目標性原則強調目標導向,注重目標的確定與達成;主體性原則強調學校是質量的責任主體,注重學校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和質量保障能力提升;多樣性原則強調學校辦學自主權,注重辦學多樣性和特色發展;發展性原則強調持續改進與提高,注重長效機制與可持續發展;實證性原則強調基于事實的判斷,注重證據(定性的和定量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2)評估對象及條件
審核評估對象主要是參加過上一輪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589所普通高等學校。通過合格評估的新建本科院校,5年后須參加審核評估。
對參加審核評估的學校設立了兩個門檻:一是辦學條件應達到教育部教發[2004]2號文規定的合格標準;二是生均撥款須達到財政部、教育部財教[2010]567號文規定的相應標準。
(3)評估范圍及重點
審核評估范圍包括"6+1"個項目,24個要素和63個要點。6個審核項目包括定位與目標、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等,還允許學校自設1個特色項目。每個審核項目都包括了若干個審核要素,每個審核要素都包括了若干個審核要點,從而形成了"審核項目→審核要素→審核要點"三級結構的審核評估范圍。
審核評估重點是培養目標的適恰性和達成度,具體體現為"四個度":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的適應度,教師和教學資源的保障度,質量保障體系運行的有效度以及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
(4)評估組織與管理
審核評估的組織與管理遵循"分級管理、管評辦分離"的原則。教育部負責中央部委所屬院校的評估,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所屬院校的評估,由教育部統籌協調。中央部委所屬院校的評估由教育部評估中心負責實施,地方所屬院校的評估由各地具備條件的評估機構負責實施。
教育部負責制定審核評估通用方案,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本地區實際需要,對通用方案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補充,但需征得教育部的同意。
教育部評估中心統一進行審核評估專家庫的組建和專家培訓,省級審核評估專家組中外省專家一般不少于1/3。
(5)評估程序與任務
審核評估主要程序包括:學校自評、專家進校考察和評估結果的審議與發布。
學校自評也叫內部審核。學校應根據審核評估方案,認真組織和實施學校自評,并按要求填報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評報告》。審核評估專家在認真審閱學校《自評報告》和《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分析報告》(由評估機構根據學校填報的數據形成并提供)基礎上,通過進校考察形成《審核評估報告》,并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教育部評估中心、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按年度就所組織的審核評估情況形成總結報告,報教育部。教育部評估專家委員會對總結報告進行審議后,正式發布參評學校的審核評估結論。
(6)評估紀律與監督
實行"陽光評估"和信息公布制度,將相關文件與信息如《學校自評報告》、《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分析報告》、《審核評估報告》等在一定范圍內予以公開。堅持評估"十不準",營造風清氣正的評估氛圍。這"十不準"為:在評估機構正式公布進校評估專家組名單后,學校不得拜訪專家組成員,不得邀請專家組成員到學校訪問、講學、作輔導評估工作的報告。學校應按規定要求從簡接待評估專家組,校領導不迎送專家;不安排各種形式的宴請;不安排上級領導接見;不召開匯報大會(包括開幕式、閉幕式);不組織師生文藝匯報演出;不送禮物;不超規格安排食宿;不變相安排專家旅游等。
審核評估工作廣泛接受教師、學生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教育部委托評估專家委員會對審核評估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受理學校申訴并仲裁。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方案設計 本科 重點 甘肅軌道學校 蘭州軌道技校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蘭州鐵路學校 中鐵二十局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機械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大專 2015年招生簡章 地鐵 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