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應該“為我”而培
唐山一中 王衛國
現在的國培大多被國內知名高校“壟斷”,他們辦培訓大多高高在上,接地氣不足,培訓會上請大腕專家、知名學者,海呼神侃,大家聽得有時云山霧罩,不知所云;有時也會激情振奮,熱血沸騰。但是,一會回到教育現場,又濤聲依舊,不知何故?
究其因:大家的講座與我們的實際相距甚遠,大家們的理論玄乎又玄,與實踐隔離。或者換句話說,專家講的不是我們所需的,專家不清楚培訓者的現狀與需求,一個報告到處講,自己夸夸其談,聽著昏昏欲睡。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其一國培也要備“學生”,要因材施教。這里的學生指的是參加國培的教師,專家講課也要遵循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一定要熟悉聽著的現有的水平,摸清受眾的底碼,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著力,才會使受訓者挑一挑就能夠到桃子,才能達到教學合拍。
那么如何備“學生”呢?
可以參訓前,做問卷測試,根據實情,確定培訓的內容,增強培訓的針對性;也可以做培訓菜單,由受訓者自由選擇,最后定奪。總之,講教師所需,急教師所急,在這些地方著力,定會使“被培訓”的狀態有所改觀。
其二國培也要“互動”,靈動生成。我們常見的國培課堂,大多為一言堂。專家學者臺上“眉飛色舞”“自我欣賞”,受訓者臺下各行其是,心猿意馬。究其因?還是專家是自己講課,缺少與受眾的互動交流。國培的課也需要預設與生成共舞,也需要創設情境,激活課堂,讓學們們自覺融入其中,讓思維共振,情感共鳴。
其三國培課更要“自培”,自動自發。一者培訓課上一定要要以學員為主體,發揮他們的主體精神,讓課堂鮮活靈動;二者讓學員們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培訓教師間年相若,道相似,他們結成學習小組,互動交流碰撞,更能激出智慧的火花。
還有,國培課應該更多地走進基層學校,扎根泥土,才會聞得芳香。在哪里多些現場的體驗,在哪里多些真實問題的探索,在哪里多些源于實踐的真知灼見,在哪里才會產生真正有用的“教育學”。
國培千萬別是花錢多,見效低的“國賠”;國培不只是培訓證書含金量高,還要給培訓者以終身難忘的“提升”。國培要確實使培訓者感到培訓有價值、有意義,國培是真正的“為我”而培,其樂融融,意義久遠!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國培應“為我”而培 甘肅軌道 技工學校 技術學校 職業技校 甘肅技校 甘肅技工學校 甘肅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技校 蘭州技術學校 蘭州職業技術學校 中等職業技校 甘肅中等職業技工學校 蘭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高薪就業 定向招生 蘭州鐵路學校 甘肅高鐵 蘭州軌道| 大專學校 公辦學校 甘肅地鐵 蘭州高鐵 蘭州地鐵2015年招生簡章 蘭鐵技校 封閉式管理學校 中鐵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