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娱乐极品视觉盛宴,午夜免费无码特黄毛片,A精品无码免费看,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1

  專注軌道教育 31年
華山教育集團·北方技工

Integrated Education

步入軌道行列 彰顯靚麗人生

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丁蓮:扶貧助學修橋鋪路幫助上千人

發布時間:2015-12-03 10:18:13

瀏覽量:

分享到:

  年近不惑時,丁蓮找到了現在的工作——紅河日報社記者。

  在此之前,她當過居委會主任,也曾三次下崗;當了記者后,除了本職工作,她又有了新的事業:扶貧、助學、修橋、鋪路。16年來,她在上海、甘肅等20多個省市的愛心人士與云南紅河貧困群眾之間搭建橋梁,實現一對一助學上千人次、建起三座小橋。她本人也先后助學20多人。

  聽說自己獲得“中國消除貧困獎”,她說:“我是替愛心人士領獎”。

  采訪結束,公益沒有結束

  記者的工作本來就不輕松,不少記者采訪完民生新聞,就不再關注后續。可丁蓮偏不,凡事必須一追到底,幫著解決問題。

  2007年,個舊保和鄉發生特大車禍,丁蓮第一個趕到車禍現場。完成報道,丁蓮又發起資助梨花寨小學因車禍致貧特困生的倡議。她帶頭資助了5名孩子,最終有17名特困學生受助。小學、初中、高中,9年如一日,她的資助仍在繼續。

  哪里困難,就去哪里采訪。她得知垤瑪中學的孩子沒有被子蓋,就募集棉被數百床;她發現孩子們中午吃飯只能用塑料袋裝,就募集700個飯缸;沙甸穆斯林志愿者得知垤瑪的情況,又為垤瑪孩子捐贈1000多套衣服。

  最讓丁蓮感動的是,受助者多半在偏遠山區,她的捐助工作周期有點長,可捐贈者卻極少質疑、催促她——這當然也因為她在網上發布一條條信息,記錄著自己每時每刻的忙碌。

  紅河、昆明、魯甸,采訪、寫稿、發起捐助倡議,即使坐車趕路時,丁蓮也在忙碌。她說:特別感謝紅河日報社,不僅包容她的“不務正業”,還為她的公益創造各種便利。

  濟困結束,扶貧沒有結束

  從捐資助學助困開始,丁蓮的扶貧愛心工作也在升級。“大的工程項目做不了,但通村路、上學橋這些拾遺補漏的工作可以做。”

  2012年10月,丁蓮得知紅河縣架車鄉大浪施村孩子上學必須過河,而河上僅有8根竹子連成的“橋”,多次發生人和牲口被沖走的慘劇。凌晨5點,丁蓮在校長帶領下實地探訪上學路,當看到孩子從搖晃的橋上幾乎摔下時,她下決心一定要修好橋。

  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2014年2月,大浪施村的人行鐵索“愛心橋”建成。從此,孩子們上學出行不再害怕。愛心橋并不只這一座,在個舊市雞街鎮邦干村委會布底寨,“愛心橋”建成后,幾個老人哭著撲在丁蓮身上,說做夢都想不到活到七八十歲終于有了橋。

  修好了橋,瞄上了路。如今,丁蓮再次發起公益捐助,希望修通布底寨到建水縣普雄鄉的道路,以方便山區農民出售農產品。

  建一座小橋需要花費十幾萬,不少人捐款,最多的捐了5000元,大多數都是捐兩三百元。捐款人當中,既有她的丈夫、兒子,也有得到她幫助長大的貧困孩子,更多的則是素不相識的人。

  捐助結束,愛心沒有結束

  不少捐助者給丁蓮匯錢,怎么用,讓丁蓮自己定。不少人沒要求反饋,可丁蓮還是將每筆款項公開,捐贈照片、證明人,一樣都不能少。

  完成一項捐助,并不意味著愛心結束。丁蓮會將所有捐助情況在網上公示,不僅讓捐助者看得明白,也讓更多人信任公益。一位甘肅打工女孩每月都匯100元給丁蓮,有個月丁蓮突然收到150元,忙跟女孩確認,女孩告訴丁蓮,老公看了她的日志,決定每月再追加50元。

  有次她去個舊市雞街鎮為困難學生送助學金,結果錯過了末班車,絕望之際一輛貨車停在身邊,問她為啥來,她說送助學金,司機二話沒說,吐出倆字:“上車!”

  走進學校、走上道德講堂,甚至走進監獄,丁蓮喜歡和人分享公益點滴。“我希望通過我做的小事吸引更多的人來做更多的好事、更大的好事。”丁蓮“愛哭”,講起一個個公益故事,她會忍不住流淚,“他們讓我感動,我替他們領獎。”

  與車禍擦肩而過,累得昏倒,遭遇陷害又得到澄清,丁蓮說的最多的是感恩:“我原來胖,身體也不好,這么多年公益活動堅持下來,不僅減肥了,心情也舒暢,身體也好了。”  

相關熱詞搜索:扶貧助學 上千 丁蓮

精彩專題 MORE >
技能大賽榮譽榜單 普高班 普高班、職高班、就業班

張擁軍:一捧核桃引發的助學情

盲童教師鄧立虹:不愿“桃李滿天下”

微信咨詢
在線咨詢
免費回電
返回頂部
新浪微博 QQ空間 官方媒體咨詢詳情
甘肅北方技工學校 - 在線老師 親是想了解哪個專業呢?發些專業明細給您參考一下哦~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