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真是一個“文憑工廠”,連保衛處招人也有這么高的文憑要求。只是這樣的工作要求,需要把學歷門檻抬高到博士嗎?就正常來看,一個大專生基本就能勝任,甚至干得未必比博士生遜色。這里的關鍵不是說博士能不能當保安的問題,想想博士都能賣豬肉,又為什么不能當保安呢?至于公眾認為的人才浪費,確實有一點,但這也不是重點。核心問題在于,高校在招人用人上,有沒有必要設立高門檻?
相對于“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對人才來說,能力比學歷更重要。把學歷門檻抬得很高,也在無形中把人才關在門外。民間有一種說法,畢業生質量“一年不如一年”,現在的本科生只能相當于過去的專科生,現在的研究生只能相當于過去的本科生。即便如此,也不是肆意提高學歷門檻的理由。如果說過去文憑含金量高,那么現在抬高起點了,豈不意味著過去的專科生、本科生,現在連參與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社會發展到今天,不能說學歷不重要,但不能形成學歷崇拜。在招人用人上,只能設置基本條件,讓大家公平競爭。除了一些研究崗位,凡把起點文憑限在本科以上的,都是一種“耍流氓”。學歷可以成為一個加分項目,但不能成為門檻。像國外許多公務員崗位,起點文憑都是專科生。博士生、本科生、專科生同臺競爭,如果博士生名副其實,自然能夠脫穎而出;如果不能勝出,又有什么同情和惋惜的?這不僅是對人才的肯定,也能倒逼博士生提高素質,而不是“一張文憑吃一生”。
有人講,“博士保安”是否可取,最好交由市場決定。需要指出的是,人才市場不是簡單的市場,并非“存在就是合理”。有一些東西即便普遍存在,但只要違背人才培養和使用規律,就應該堅決反對。更何況,把起點文憑設置很高,很多人連門檻都進不去,又談什么市場選擇和人才競爭?而以高校的影響力,對整個用人導向,又會發揮出怎樣的影響力?
“博士保安”折射出一種不正常的用人觀,這是一種學歷高消費,甚至還是一種學歷奢侈之風。博士可以當保安,保安也可以用博士,但不能只有博士才能當保安。日常生活可以高消費,選人用人不能放任高消費。學歷高消費的存在,只會加劇學歷崇拜,不利于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毛建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