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單單削筆刀就有小汽車、火箭式、小房子以及各種小動物的造型等10多種款式;鉛筆盒不再是四平八穩的“盒子式”,小汽車、火車頭、坦克式、潛艇等形狀的鉛筆盒更是吸引著眾多小學生;圓珠筆也不再是筆套和筆芯中規中矩的組合,“流氓兔”、“加菲貓”的圖樣,讓圓珠筆花哨了許多。走進這些文具店時,就像走進了玩具店。
家長抱怨:價格昂貴,已成負擔
筆者在走訪中發現,這些原本普通的文具被加入玩具元素后身價倍增,售價都比普通文具高出三四倍甚至數十倍。如:有的削筆器售價高達幾十元甚至上百元,而普通的六七元就可以買到;一款帶有溫度計、指南針的多功能筆盒售價高達60元,比普通筆盒高出四五倍。再如,一款可放水壺、雨傘、配矯正背帶的書包,其價格高達320多元。隨著文具的“玩具”款式不斷地翻新,其價格也逐步攀升。而且,這些“玩具化文具”只要與韓流風格搭上邊,它們的價格普遍要比本土貨高好幾倍。
“外表越來越花哨,附加功能也多了,但價格也跟著瘋漲,一個文具盒動輒二三十元甚至上百元。”在宿遷市區某超市與孩子一起選購文具的胡女士顯得很無奈。“孩子喜歡,再貴也得買,沒辦法!”更有一位家長抱怨,孩子剛上小學三年級,而目前家中的書包已經不下5個,原因就是孩子圖新鮮,有的書包還用不到半個學期,就鬧著要重新買更好看的新書包了。筆者調查發現,因為“圖新鮮”,孩子們文具用品的更換頻率加快,不可避免地造成浪費,同時也給家長增加了經濟負擔,這種現象并不屬于個例。
學生吐槽:好看好玩,但不實用
筆者在走訪中發現,孩子們挑選文具一般不看實際用途,而是看外觀是否漂亮、功能多不多。例如:一款功能煩瑣的文具盒,其中不僅裝有表示時間的計時器,還附帶著放大鏡和溫度計以及一個長長的小盒子,這些東西顯然對學習沒有什么實用價值,而且一旦蓋子松動,根本就沒辦法用;一款被命名為“漢堡套餐”的橡皮,用半個手掌大小的塑料盒裝著,盒里面放著6塊手指頭大小的橡皮,分別被做成漢堡、可樂、蛋筒的樣子,雖然看上去很可愛,可拿在手里沒擦幾下,“蛋筒”就斷成了幾截。
不少孩子自己也感覺到,那些造型各異、活潑可愛的文具的實用性遠低于同類的傳統文具。初一男生小柳(化名)說,一支4元錢買的玩具筆只能用一兩個星期,而一支只賣1.5元左右的普通圓珠筆至少能用三個星期。初二女生小琴(化名)向筆者展示她購買的一款每頁都印有芭比娃娃圖案的共44頁的16開筆記本,如當作筆記本,每頁只能記錄不到10行。
老師反映:分散注意,助長攀比
在宿遷市某實驗小學當班主任的何老師告訴筆者,好奇心強的中小學生很容易被這些奇形怪狀的“玩具化文具”吸引,以至于上課時他們的小手就不自覺地擺弄起課桌上的那些“玩具”來,這樣不但影響了自己的學習,還引得旁邊的同學也分神。
除了容易讓孩子在課堂上分心,一些價格較高、外觀豪華的文具還可能助長孩子的虛榮心,誘導他們攀富比貴。宿遷市實驗小學教師胡學慧就經常看到,一個學生有了新文具后,不隔幾天班里便會出現好幾個相同的文具。宿遷市鐘吾初中政教處主任何家鳳也指出,這類“玩具化文具”價格比一般文具高,如果家長一味迎合孩子的要求,很容易助長他們之間的相互攀比心理,天長日久勢必影響其身心健康成長。
鑒于此,幾乎所有受訪的老師都建議家長在帶孩子選購文具時,一定要將實用性放在第一位,盡量不要買這類“玩具化文具”,最好買一些物美價廉、簡潔實用的文具,這樣可以避免孩子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影響身心健康發展的東西上。
專家提醒: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對于文具的安全問題,多數受訪的家長都表示“基本上沒考慮過”。但一些老師表達了自己對于學生所使用文具的安全性的擔憂。宿遷市實驗學校教師王喜艷說:“有些孩子有不好的習慣,比如思考問題的時候習慣咬鉛筆或把帶香味的橡皮含在嘴里玩,這都會對健康產生危害。”筆者在觀察中也發現,在這些“玩具化文具”中,有些帶卡通裝飾、小掛件的圓珠筆,其小零件容易脫落,一旦孩子發生吞咽、誤食,就有可能引發窒息等意外情況,但在這些文具上,并沒看到有任何安全使用的提示語。此外,那些具有濃香味的橡皮、帶有熒光粉的熒光筆、含有甲醛的涂改液等也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威脅。
宿遷學院教授的高建森指出,橡皮的香味多是用工業化學溶劑調和出來的,而這類由化學溶劑合成的香料多含有苯、甲醛、鉛等有害物質,它們通過揮發進入人體,刺激呼吸道的黏膜,嚴重時會對孩子的神經和血液系統造成傷害,而涂液、顏料、油畫棒、墨水中可能會有可遷移的有害物質。孩子長期使用鉛超標文具容易造成鉛中毒,嚴重者還會影響肝、腎功能。高建森建議家長和孩子在挑選文具時,最好不要買價格高、香味大、款式花哨的文具,盡量為孩子購買操作簡單、實際耐用的環保型文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