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的火爆是部分家長浮躁和功利思想的縮影。面對當前一些地區小升初的不考試和按學區升學政策,一些家長花大代價購買學區房,努力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被炒出高價的學區房讓很多家庭被“深度套牢”,背負起了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擔。學區房助長了整個社會對教育的焦慮,使教育少了幾分本有的安靜和純粹。
孩子上學晚一年真的沒什么嗎?國家規定孩子六歲入小學,不是隨意做出的,而是根據兒童身心發育的客觀規律制定的,有著嚴謹的科學依據。此外,倘若孩子當真晚一年入學,結果比同班孩子都大一歲,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從長遠來看,在未來的考試、招聘、升職等方面,年齡偏大可能會成為限制個人發展的一個障礙。
“只要能上好學校,晚一年怕什么”,家長說這話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家長也要知道,按照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新聞中提到的孩子小晨,在無身體健康問題的情況下,已達到法定入學年齡,如果家長因為學區房問題而堅持不讓孩子及時入學,是不符合《義務教育法》的要求的。按時入學是保障孩子受教育權的基礎,家長或許可以一時任性,但是孩子的成長卻耽擱不起。看到一個個同齡的孩子都按時升入了小學,孩子會是怎樣的心情?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又將失去什么?這些,家長想過嗎?
相關熱詞搜索:“晚一年入學怕什么”是不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