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志愿者教師的服務水平,山東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山東省農村義務教育教師教學技能培訓試點項目英語學科骨干教師培訓者培訓班”,我參加了這次培訓。
此次培訓項目,每個模塊都非常有實效性。在“教師專業發展知識與技能”模塊,項目組系統、全面地安排了一系列課程,除了本土的優秀名師做引領之外,還特聘請了T.I.P(全封閉的英語語言訓練)外國專家團隊,引導我們通過優化課堂語言提升課堂教學。短短6天T.I.P全封閉訓練,讓每個志愿者都有了很大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我們的英語思維能力。
在“教育教學組織與實施技能”模塊,項目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包括專家引領課、名師導航課、微型展示課、名校參觀、小組討論等,幫助我們深度把握英語課程標準,以及基于課程標準的統籌教學的能力,提升教學實施與評價水平。項目組還為我們搭建了與名校名師溝通交流的平臺,讓我們走進名校參觀,現場感受名校的辦學理念以及教師的教學思想。
在“教師培訓方法與策略”模塊,項目組為我們聘請了外研社資深專家、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以及北京市特級教師等導師,從不同維度深入淺出地講解培訓課程資源的開發以及培訓課程設計的實施,讓我們可以在支教活動中充分運用這些方式方法,使支教活動的課程設計更具針對性。
此次培訓活動,除接受來自專家的指導引領之外,還結識了來自全省各地的優秀志愿者。有的教師已到退休年齡,但仍愿意在教壇上奉獻自己的教學經驗;有的教師身懷六甲,但還堅持到北京參加培訓。志愿者們說:“省里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學習機會,即使困難重重,也要認真參加培訓,為鄉村教育志愿服務做貢獻。”
培訓結束后,200位志愿者教師立即投身到山東省14個貧困縣進行義務支教。在給受訓教師分班做前測的時候,我們發現當地的英語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部分教師的英語發音很不標準。作為志愿者,我們真是替當地的英語教學擔憂。所幸的是,每一個受訓教師都特別珍惜志愿者送教的機會,在授課過程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真切、急切、熱切的心情。
因此,每一個志愿者都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在此,我也特別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師們加入到志愿者大家庭中,為鄉村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