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廣西大化、鳳山、馬山等地的部分山區農村了解到,由于自然條件、經濟發展、交通條件等原因,當地農村兒童很難進入幼兒園,學前班成為學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家長將4至6歲的孩子送到村小學或教學點的學前班接受啟蒙教育。
雖然受辦學條件和資源短缺的制約,農村學前班的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這里仍然是孩子們培養學習興趣、融入集體生活的校園“第一站”。
據了解,2010年與2005年相比,廣西幼兒園數量增長69.7%,在園兒童數增長33.51%。但農村,公辦幼兒園的比例不足10%。目前,廣西通過多種渠道大力發展學前教育,著力解決幼兒“入園難”問題,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實現城鎮新建住宅小區按國家有關規定配套建設幼兒園,每個鄉鎮建設一所獨立設置的公辦中心幼兒園,并逐步在村設立辦園點,初步形成覆蓋城鄉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最近,廣西又下發文件《加快貧困地區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工作方案》,加大對農村幼兒園建設的扶持力度,困難家庭的孩子上幼兒園將有望減免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