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美國的中小學教育評估在工業化國家中的排名不斷下降,這給美國社會和教育工作者帶來了爭論和焦慮。一些大學和企業也抱怨,美國的中小學教育遠不能滿足大學和職場的要求。基于此,美國對教育制度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上世紀90年代,美國社會基本形成共識,希望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統一標準,以評估各州的教育水平。
2009年,美國48個州長和首都華盛頓特區市長,以及這些地區的教育局局長通過總結專家學者建議、各州的最佳實踐范例以及教師的教學反饋,決定制定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一整套課程標準,并于次年發布。此后,美國有42個州、華盛頓特區及部分海外領地宣布采取“共同核心”標準課程,并從2014年春季陸續采用“高校與就業預備評估”標準化考試,并各自制定了行動時間表。這個標準化考試分5個等級,分別為不合格、部分合格、接近合格、合格和超前學習者。
有家長和媒體評論認為,奧巴馬政府推動的這套標準不是促使學生“力爭上游”,而是“涌向中間”。除了標準化考試,“共同核心”的課程與教學大綱也引發爭議。家長普遍反映這個體系對學生們的要求明顯提高,比如幼兒園第一年的數學教學目標是從1數到100,而之前很多州規定的教學目標則是能夠從1數到30。在閱讀上,“共同核心”課程強調研究性、批判性閱讀,在閱讀考核中設置了許多文章細節的問題,這都增加了難度,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
統一的評估體系同時受到了保守派與自由派人士的批評,保守派認為,聯邦政府通過影響標準課程設置,過度干涉州的教育自主權,這種統一標準既不適合各州教育不均衡的現實,也不可能推動教育公平,統一考核標準的唯一后果是將拔尖的學生拖到平均水平。一些教師抱怨,“共同核心”對學生“應該學什么”要求明確,但是對“怎么教”沒有明確指引,可操作性困難很大。
奧巴馬政府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共同核心”教學目標的設置和推廣,但是一直通過將聯邦項目政策補貼與課程標準選擇掛鉤等形式,鼓勵各州采用這一評估體系。甚至有媒體評論,許多州的教育管理人員可能并不清楚“共同核心”體系的真正價值,只是為了獲取補貼向其靠攏,教學計劃等還是照傳統思路進行,沒有很大改變。
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在教育方面也是地方“各自為政”,“共同核心”是美國教育“標準化”改革的首次大規模嘗試,馬薩諸塞州的退出無疑使這一目標蒙上了陰影。馬薩諸塞州教育局長詹姆斯·佩澤認為:“現在說‘共同核心’課程失敗尚為時過早,但它的影響力確實在衰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