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是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的全新發展理念。它強調的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生,蘊含的是簡約樸素、返璞歸真的自然本色,彰顯的是風清氣正、公平正義的文化環境。以綠色發展引領教育時尚,就是回到教育的本原上去思考教育面臨的問題,實現教育和經濟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化解內部矛盾,優化外部環境,最終促進教育的健康、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以綠色發展引領教育風尚,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離開了對教育規律的研究與尊重,無法真正實現教育的目標,也不可能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只有按照規律辦學、按照規律育人,走綠色發展的道路,用綠色發展理念,讓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點,教育才可能實現拓展每一個生命的美好愿景。
以綠色發展引領教育風尚,就是要從外延拓展回到內涵建設上來,實現環境育人、文化育人。教育行政部門要大力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在保障充足教育經費投入的同時,加強經費的績效管理,不能讓校舍建設變為政績工程;教育管理者則須樹立節儉樸素的辦學理念,讓教育經費真正用在學校真正所需和學生必需的開銷上,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奢華。正如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所言,過去一個時期,我們花了不少時間、精力、財力,建新校區、蓋新大樓、買新設備,擴大規模、爭取項目,這是必要的。但這些都終究是外延性的,只是提高質量的必要條件。現在我們要把時間、精力和資源更多地用在內涵建設上,實實在在地把質量作為新時期我國教育工作的主題,實現我國教育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以綠色發展引領教育風尚,就是要培養師生綠色觀念,加強生態文明的教育。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發展的時代特征。“讓山川林木蔥郁,讓大地遍染綠色,讓天空湛藍清新,讓河湖魚翔淺底……”綠色夢想,不只是國家的、政府的,更是我們每個人的,也有賴于每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去實現。環境問題是全球化難題,生態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教育者,我們有責任用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反對奢侈浪費,崇尚勤儉節約、艱苦樸素,讓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綠色化,只有受到生態教育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生活的環境才能文明起來、美麗起來。
以綠色發展引領教育風尚,就是要實現教育治理體系的“青山綠水”,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政治生態。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我國各級各類教育有了快速發展,教育綜合改革也在如火如荼推進。但是,與此同時,教育系統一些不正之風,特別是貪污腐敗、弄虛作假等問題也污染著教育生態。原本單純的教書育人活動,由此承受了許多不應有的負荷,最終影響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國家的長遠發展。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走綠色發展道路、樹立尊重規律的教育理念的同時,也要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堅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時刻把紀規挺在前面,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真正讓教育成為守望社會的一方凈土,涵養文明的精神“濕地”。
我們應當抱有這樣的信心:綠色發展必將使教育呈現出勃勃的綠色生機,必將使教育教學煥發出無限的生命活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