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場面太血腥,不適合孩子看?可是,在幾十年前的農村,哪個孩子沒見過殺豬宰羊?沒有現實依據表明孩子們會因此變得冷血,變得不敬畏生命。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只要不違法,屬于生活真實,我們不能因為僅僅顯得血腥而對孩子們屏蔽。因為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況且并不是虐待動物。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以保護其幼小心靈為由,屏蔽正常生活的實景,那么,孩子們什么時候才可以接受這些生活場景?事實上,年齡越小,越易于接受真實的生活,在這種靜態適應的過程中認識社會。
是因為這種行為不夠文明,顯得野蠻?人類和生物圈中的任何動物沒有本質的區別,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其文明之處正在于嘗試擺脫食物鏈的自然法則。事實上,人們并不能徹底放棄動物性食物。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社會上既有遠庖廚的君子,也有操刀斧的屠夫。現代社會,更不宜對不同的職業以高下視之,況且也有名校畢業生以屠夫的身份,賣豬肉賣出了水平。
那么,這件事別扭在哪里呢?
別扭在本來是生活中一件正常的事,卻搬到了學校課堂上進行。任何教育一旦脫離了現實環境,就失去了自然狀態。這種“失常態”,何止是觀看殺年豬這一件事?
曾經,過年祈福或給父母祝壽,向長輩磕頭是正常現象;現在,學校組織學生跪拜父母就顯得不倫不類,尷尬異常;
曾經,給年邁的父母洗腳再正常不過;現在,在學校操場上學生們一起給父母洗腳,聲勢浩大,明顯是作秀。
有人說,要的就是這種儀式感,令學生感受深刻。但是,如果儀式帶來的不是莊重嚴肅而是滑稽可笑,其儀式越講究,行為就越荒謬。
這樣看來,這些“別扭”、“尷尬”的教育形式,幾乎都屬于傳統文化方面。那么,為什么傳統文化教育就顯得別扭?
當下社會,文化多元,不可強求統一。尤其是一些極具時代特征的風俗、文化、禮儀,已很難推廣普及。失去了依存的社會環境,失去了合適的時代土壤,再好的苗兒也終會枯萎。
不妨讓一些文化現象順其自然、歸復常態吧。可以讓孩子們了解“殺年豬”的文化,但不必讓殺豬場面“進校園”;父母尚未年邁,也不必強求孩子給父母洗腳,只要孩子懂得孝敬,父母需要時自然能做到;如果成年人的世界早已不存在跪拜禮,那么就不能強求孩子們磕頭……
讓這一切顯得自然一些吧!也讓教育少一些令人忍不住吐槽的“槽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