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學畢業時,吳耿輝曾到一家律師事務所上班。然而,不安于不斷重復的工作,他很快便決定辭職,與朋友合作開起了一家健身館。今年初,他又萌生了“單飛”計劃,開始尋找自己創業的機會。
“最初是在商場里看到有人在教小朋友游泳,很有意思。我就想,別人做我也能做,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正尋找創業項目的他,很快便下定了決心。走訪香港、上海、廣州多個城市取經,親自到工廠檢查泳池設備生產線,找來朋友一起為游泳館彩墻畫畫,吳耿輝在幾個月內便迅速開起了自己第一家游泳館。
在朋友眼里,吳耿輝是無所不能的小能手。然而,在母親眼里,吳耿輝卻是麻煩不斷的“叛逆小子”。
父親來自福州,母親來自香港,吳耿輝從小就在福州讀書,兩地生活。因為高考失利,吳耿輝曾在香港找工作賺取生活費,但連高中文憑都沒有的他最終只能做起暑期“地盤工人”。
雖然母親在香港做房地產生意,吳耿輝仍堅持自力更生。“搬水泥、收拾工地、拉電線,各種臟活重活都做,每天回到工地宿舍就直接累癱了。”回憶起曾經的“打工歲月”,吳耿輝仍然覺得獲益良多,“那就像是一個男孩的成長禮,讓我明白,只有去嘗試去努力,才可能有回報”。
在第二年,吳耿輝重新參加考試,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律專業,而后又回到香港攻讀了法學碩士。然而,按部就班的日子仍然不是他的選擇。
“很多人都羨慕律師工作,收入高,又體面。”吳耿輝說,“但如果自己不喜歡,那又有什么價值?”
2012年,在福州朋友的邀請下,他毅然辭職加入創業浪潮,在福州市區開設了一家自己的健身房。“我在香港看到,健身房也可以做得很時尚、好玩,便學著別人自己設計了起來。”在初次創業的熱情下,吳耿輝和朋友開設了面積達兩千平方米、富有現代感的“邁健身”。
因為打理得勤快,“邁健身”很快積累起了4位數的會員。而除了健身生意,店里還開設了課程,教客戶、朋友學習運動理療,并組織客戶一起為貧困家庭捐衣物、做義工。
“我經常在想,是不是只有大企業家才能回報社會?”吳耿輝說,不論是健身房還是嬰幼兒游泳館,都是為了讓更多人學會健康的生活狀態,“每當看到人們在健身房恢復了身體健康,看到小朋友在泳池里玩得開心,我們就覺得有了自己的價值”。
吳耿輝介紹說,今年底,第二家“魚騎士”嬰幼兒游泳館將在福州開業。下一階段,自己還將投資健康餐飲行業,學習香港和國外的經驗,讓更多人可以享受到綠色飲食。
延伸閱讀: